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完成1~2题。
1.图中P点的经纬度是( )
A.(23.5°N, 60°W)
B.(23.5°N, 60°E)
C.(23.5°S, 60°E)
D.(23.5°S, 60°W)
2.关于图中大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洲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图1
B.大洲②有“高原大陆”之称
C.大洲③的特色动物是袋鼠
D.大洲④是黑种人的故乡
2016年12月,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昆仑站队经过5天艰难行进,于当地时间20日15时抵达中国南极泰山站。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建立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其地理坐标为(73°51′S,76°58′E),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结合上述材料和图2,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泰山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中纬度地区
B.位于南温带
C.位于北半球
D.位于东半球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时正值我国的冬季
B.在泰山站不能观察到极昼极夜现象
C.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时我国昼长夜短
D.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读图3,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三地海拔
A.甲>乙>丙 |
B.乙>甲>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6.图中曹河的流向是( )
A.由西南流向东北 |
|
B.由东南流向西北 |
|
C.由西北流向东南 |
|
D.由东北流向西南 |
|
据气象台预报,某市1月15日,白天到夜间有中雪,西北风3~4级,最高气温4℃,最低气温-5℃。据此完成7~8题。
7.下图中的天气符号,能正确表示此天气预报内容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出现上述天气状况的是( )
A.赤道附近 |
B.极地附近 |
C.温带地区 |
D.回归线附近 |
读图4,完成9~10题。
图4
9.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
|
B.纬度位置 |
|
C.地形因素 |
|
D.人类活动 |
|
10.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沙漠景观 |
B.乙地终年积雪 |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
近几年来,某市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读图5,完成11~12题。
图5
1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A.煤炭资源 |
B.森林资源 |
C.土地资源 |
D.石油资源 |
1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④ |
读图6,完成13~14题。
图6 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
13.影响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
B.地形 |
C.气候 |
D.河流 |
14.下列关于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
15.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计划依次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回青岛。它将先后途经( )
A.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B.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巴拿马运河
C.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
D.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世界上不同的区域不仅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
B.日本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C.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
D.东南亚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
17.下列关于区域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人种构成单一,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B.俄罗斯重工业落后,消费品制造业发达
C.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D.中东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服务业
18.对下列诗句和谚语中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指的是内蒙古牧场
B.“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指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这里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D.“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是温带季风气候特点
19.读图7,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②地跨热带、温带、寒带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亚 ④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读图8,完成20~22题。
图8
20.莫斯科位于( )
A.西欧平原 B.东欧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中西伯利亚高原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发挥本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哪种优势,快速发展了本国的经济( )
A.便捷的海运 B.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C.平坦的地形 D.丰富的资源
22.李勇同学认真研究了“俄罗斯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分
布图”,并从中获得一些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①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靠近矿产丰富的地区 ②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本州岛内部 ③日本领土所跨纬度较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④伏尔加河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东南亚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据此完成23~24题。
23.下列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B.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
C.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D.地处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24.琳琳计划暑假与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旅游,为此搜集了许多关于该地区的资料,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该地区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区
B.旅游业发展迅速,吴哥窟、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C.盛产稻米和小麦
D.该地区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25.下面是关于美国某汽车制造车间的描述:“许多零部件是由韩国提供的,钢材是用巴西的铁矿石炼制的,制造轮胎的橡胶来自泰国,部分工人来自墨西哥。”这说明( )
A.美国缺乏铁矿石 |
B.美国缺乏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 |
C.墨西哥工人技术水平高 |
D.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
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图9是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读图,完成26~27题。
26.根据图9中的信息,可知两地都属( )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27.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
A.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 |
B.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
C.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 |
D.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
28.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B.华南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水稻、甘蔗、水产
C.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东北三省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29.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老龄人口比重增加 |
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
C.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D.人口分布呈“东少西多”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