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1. 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均是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和总结,用于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
2. 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在企业形成其财务报表之前,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信息的偏好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并尽力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期望。
其结果极有可能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 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3. 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财务报表虽然是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
例如:报表数据未按通货膨胀进行调整;某些资产以成本计价,并不代表其现在真实价值;许多支出在记账时存在灵活性,既可以作为当期费用,也可以作为资本项目在以后年度摊销;很多资产以估计值入账,但未必正确;偶然事件可能歪曲本期的损益,不能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
4. 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都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使得报表上的数据在企业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在很多时候失去意义。
5. 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由于报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可能不少需要的信息在报表或附注中根本找不到。
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对于比较分析法来说,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对于比率分析法来说,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
对于因素分析法来说,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额时,主观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并且,无论何种分析法均是对过去经济事项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在分析时,分析者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得出的分析结论也是不全面的。
三、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 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
每一个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每一类指标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导致整个指标体系不严密。
2. 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在判断某个具体财务指标是好还是坏,或根据一系列指标形成对企业的综合判断时,必须注意财务指标本身所反映情况的相对性。因此,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掌握好对财务指标的“信任度”。
3. 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比如,对流动比率,人们一般认为指标值为2比较合理,速动比率则认为1比较合适,但许多成功企业的流动比率都低于2,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也有很大差别,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企业,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因此,在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便于不同行业间的对比。
4. 财务指标的比较基础不统一
在对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时,需要选择比较的参照标准,包括同业数据、本企业历史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横向比较时需要使用同业标准。同业平均数只有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不一定是合理性的标志。选同行业一组有代表性的企业计算平均数作为同业标准,可能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数更有意义。
近年来,分析人员更重视以竞争对手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不少企业实行多种经营,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对此类企业进行同业比较更加困难。
趋势分析应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作为比较基础,而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经营环境变化后,今年比上年利润提高了,并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甚至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会计标准、会计规范的改变会使财务数据失去直接可比性,而要恢复可比性成本很大,甚至缺乏必要的信息。
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应以预算为比较基础。实际和预算出现差异,可能是执行中有问题,也可能是预算不合理,两者的区分并非易事。总之,对比较基础本身要准确理解,并且要在限定意义上使用分析结论,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