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墙
【例题·多选】加气混凝土墙,一般不宜用于( )。【2017】
A.建筑物±0.00 以下
B.外墙板
C.承重墙
D.干湿交替部位
E.环境温度>80℃的部位
【答案】ADE
【解析】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如无切实有效措施,不得在建筑物±0.00 以下,或长期浸水、干湿交替部位,以及受化学浸蚀的环境,制品表面经常处于 80℃以上的高温环境。
【例题·单选】下列墙体中,保温、防火、承重性均较好的是( )。【2010】
A.舒乐舍板墙
B.轻钢龙骨石膏板墙
C.预制混凝土板墙
D.加气混凝土板墙
【答案】A
【解析】舒乐舍板墙具有强度高、自重轻、保温隔热、防火及抗震等良好的综合性能,适用于框架建筑的围护外墙及轻质内墙、承重的外保温复合外墙的保温层、低层框架的承重墙和屋面板等,综合效益显著。
2020年造价工程师考试题库—网校课程 | ||
考试题库 | 2020年造价工程师考试题库 | 在线做题 |
网校课程 |
2020年造价工程师备考指导+冲关备考计划+焚题库 |
在线试听 |
【例题·单选】关于砖墙墙体防潮层设置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
A.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处
B.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应在较低一侧的地坪处设置
C.室内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木以下
D.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砖墙墙体不需设置水平和垂直防潮层
【答案】C
【解析】当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以下 60mm 处;当建筑物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在每侧地表下 60mm 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设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木之下。
【例题·多选】为了防止地表水对建筑物基础的侵蚀,在降雨量大于900mm的地区,建筑物的
四周地面上应设置( )。【2012】
A.沟底纵坡坡度为0.5%~1%的明沟
B.沟底横坡坡度为3%~5%的明沟
C.宽度为600~1000mm的散水
D.坡度为0.5%~1%的现浇混凝土散水
E.外墙与明沟之间坡度为3%~5%的散水
【答案】ACE
【解析】为了防止地表水对建筑基础的侵蚀,在建筑物的四周地面上设置暗沟(明沟)或散水,降水量大于900mm的地区应同时设置暗沟(明沟)和散水。暗沟(明沟)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窨井。外墙与暗沟(明沟)之间应做散水,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坡度为3%~5%。降水量小于900mm的地区可只设置散水。
【例题·单选】三层砌体办公楼的墙体一般设置圈梁( )。【2015】
A.一道
B.二道
C.三道
D.四道
【答案】B
【解析】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且层数为 3~4 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当层数超过 4 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例题·单选】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根本区别在于( )。【2018】
A.伸缩缝和沉降缝比防震缝宽度小
B.伸缩缝和沉降缝比防震缝宽度大
C.伸缩缝不断开基础沉降缝和防震缝断开基础
D.伸缩缝和防震缝不断开基础沉降缝断开基础
【答案】D
【解析】伸缩缝(温度缝)将建造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沉降缝基础部分也要断开。防震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沿房屋全高设置。
【例题•多选】与外墙内保温相比,外墙外保温的优点在于( )。【2018】
A.有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B.有利于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C.有利于降低建筑物造价
D.有利于减少温度波动对墙体损坏
E.有利于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答案】ABDE
【解析】与内保温墙体比较,外保温墙体有下列优点:一是外墙外保温系统不会产生热桥,因此具有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A 正确。二是外保温对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有利。B 正确。三是外保温墙体能有效地减少温度波动对墙体的破坏,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故 DE 正确。四是外保温墙体构造可用于新建的建筑物墙体,也可以用于旧建筑外墙的节能改造。在旧房的节能改造中,外保温结构对居住者影响较小。五是外保温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室内装修不致破坏保温层。外墙内保温施工造价相对较低,故 C 错误。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