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单元 外阴色素减退及外阴瘙痒
※ 细目一: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及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合并硬化性苔藓
一、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1.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临床表现:外阴瘙痒是此病最主要症状,患者多难耐受。病损范围不一,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常呈对称性。早期皮损颜色暗红或粉红,或色白;日久皮损增厚粗糙或菲薄,缺乏弹性等。
鉴别诊断:需与白癜风和外阴炎相鉴别。
2.硬化性苔藓
临床表现:多见于40岁左右妇女。主要表现为病损区发痒,大阴唇或肛周皮肤及黏膜变白、变薄、干燥、皲裂,并失去弹性,阴蒂多萎缩,且与包皮粘连,小阴唇平坦、消失。
鉴别诊断:需与老年生理性萎缩相鉴别。
3.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合并硬化性苔藓 硬化性苔藓患者由于长期瘙痒和搔抓的结果,可能在原有硬化性苔藓的基础上出现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即以往所称的外阴混合性营养不良。
二、中医辨证要点及分型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除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舌脉外,更需结合局部的病变特点辨别虚实。
(二)分型论治
1.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1)肝肾不足 外阴干燥瘙痒,夜间尤甚,病损处变白,薄脆,头昏耳鸣,双目干涩,腰膝酸楚 。舌质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法 补益肝肾,养荣润燥。
方药 左归丸合二至丸。
(2)血虚化燥 外阴干燥瘙痒,变薄,变白,皲裂,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 。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 益气养血,润燥止痒。
方药 归脾汤。
(3)脾肾阳虚 外阴瘙痒,黏膜变薄,变白,弹性减弱,萎缩与增厚、粗糙相间出现,腰背酸楚,夜尿频多,形寒畏冷 。舌淡胖,苔薄白或薄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 温补脾肾,祛风止痒。
方药 右归丸。
(4)肝郁气滞 外阴瘙痒,干燥,局部皮肤粗糙、肥厚或皲裂,或色素减退,性情抑郁,经前乳房胀痛。 舌苔薄,脉细弦。
治法 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方药 黑逍遥散。
(5)湿热下注 外阴瘙痒,烧灼疼痛,或破损溃疡,渗流黄水,局部皮肤黏膜粗糙、肥厚或变薄、变脆,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消斑止痒。
方药 龙胆泻肝汤。
2.硬化性苔藓
(1)血虚化燥 外阴干燥瘙痒,变薄,变白,脱屑,皲裂,头晕眼花,面色萎黄 。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 益气养血,润燥止痒。
方药 人参养荣汤。
(2)肝肾阴虚 外阴干燥瘙痒。夜间尤甚,病损处干燥,薄脆,头昏目眩,双目干涩,腰膝酸楚 。舌红,苔黄,脉细或细数。
治法 补益肝肾,养荣润燥。
方药 归肾丸。
(3)脾肾阳虚 外阴瘙痒,皮肤、黏膜薄脆、变白,腰背酸楚 ,尿频尿多,四肢欠温 。舌淡胖,苔薄白或薄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 温补脾肾。祛风止痒。
方药 右归丸。
细目二:外阴瘙痒
一、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
1.病因
(1)局部病因 念珠菌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此外还有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药物过敏或化学品刺激、不良卫生习惯、其他皮肤疾病等。
(2)全身原因 糖尿病;黄疸,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慢性病患者出现外阴瘙痒时,常为金身瘙痒的一部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和经前期外阴部充血;不明原因外阴瘙痒等。
2.鉴别诊断 需与外阴炎、外阴溃疡、外阴白色病变、淋病等相鉴别。
二、中西医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
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包括外用药、激光治疗。
(二)中医治疗
1.湿热下注 阴部瘙痒,坐卧不安,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呈泡沫样、米泔样,其气腥臭,口苦而腻,大便不爽。舌苔黄腻 ,脉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方药 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 萆薢 苡仁 黄柏 赤茯苓 丹皮 泽泻 通草 滑石
2.肾阴虚 阴部干涩 ,灼热瘙痒,或带下量少,色黄,甚则如血样,头晕耳鸣,时有烘热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 滋阴降火,调补肝肾。
方药 知柏地黄汤。
3.血虚生风 外阴及阴中瘙痒,干涩难忍,甚则局部皮肤变白,外阴萎缩,健忘失眠,神疲乏力。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 养血祛风,活血止痒。
方药 当归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