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治法概要
中医内治法
滋肾补肾
疏肝养肝
健脾和胃
调理气血
清热解毒
利湿除痰
调理奇经
总结--滋肾补肾
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常用治疗大法之一。临证时,应辨清属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阴阳俱虚等证。
若肾阴不足或肾精亏损者,治宜滋肾养阴、填精益髓,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养精种玉汤等。
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者,治宜温肾扶阳,代表方如肾气丸、右归丸、内补丸等。
若肾气不足者,治宜补肾固肾,代表方如寿胎丸、补肾固冲丸。
若肾阴阳俱虚者,治宜阴阳双补,上述药物可参合使用,其代表方如归肾丸、二仙汤等。
总结--疏肝养肝
若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者,治宜疏肝解郁,代表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下乳涌泉散。
若肝郁化火,热扰冲任者,治宜疏肝清热,代表方如丹栀逍遥散。
若肝经湿热,肝胆火盛者,治宜清肝泄热,代表方如龙胆泻肝汤、清肝止淋汤。
若肝阴不足,肝血衰少者,治宜滋阴养肝或补血养肝,代表方如杞菊地黄丸、一贯煎、二至丸。
若肝血不足,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者,治宜平肝潜阳,或镇肝熄风,代表方如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
若肝郁脾虚者,治宜疏肝实脾,代表方如逍遥丸、痛泻要方。
总结--健脾和胃
若脾胃虚弱者,治宜健脾益气,代表方如四君子汤等。
若脾虚中气下陷,或统摄无权者,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固冲汤。
若脾失健运,水湿泛溢者,治宜温补脾胃、升阳除湿,代表方如理中丸、白术散、完带汤。
若胃失和降,或肝旺伐胃,冲气上逆者,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代表方如香砂六君子汤、苏叶黄连汤。
因热而上逆者,宜清热降逆,代表方如加味温胆汤;
因寒而上逆者,宜温中降逆,代表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干姜人参半夏汤。
总结--调理气血
重在辨清病在气或在血,病在气治气为主,病在血治血为主。但调气者必佐理血,理血者必兼调气。
因气虚、气陷者,治宜健脾益气,或补脾升陷,代表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举元煎等。
因气郁、气逆者,治宜理气行滞,或顺气降逆,代表方如加味乌药汤、天仙藤散、柴胡疏肝散。
因血虚者,治宜补血养血,代表方如当归补血汤、四物汤、人参养营汤、人参滋血汤、胶艾汤。
因血瘀者,治宜活血化瘀,代表方如桃红四物汤、生化汤、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宫外孕I号方、宫外孕Ⅱ号方。
因实寒或虚寒使经脉凝滞,冲任受阻者,治宜温经活血,代表方如温经汤、艾附暖宫丸。
因实热或虚热伏于冲任,血海不宁者,治宜清热凉血,或养阴清热。代表方如清经散以清实热为主,两地汤、知柏地黄汤、加减一阴煎以滋阴清热为主,清热固经汤、保阴煎,既可用于清实热,亦可用于清虚热。
因气血两虚者,治宜气血双补,代表方如八珍汤、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汤、当归补血汤、通乳丹。
若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代表方如生脉散。
若气滞血瘀,治宜行气活血或破瘀散结。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催生饮等重在行气活血;大黄蛰虫丸等重在破瘀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