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引起儿童心肌炎的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或A组),尤其是CVB3。
临床表现: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和感染的急性或慢性过程,预后大多良好;
⑴ 症状:
① 起病隐匿,有乏力、活动受限、心悸、胸痛等症状;
② 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
③ 新生儿患病时病情进展快,常见高热、反应低下、呼吸困难和发绀,常有神经、肝脏和肺的并发症;
⑵ 体征:
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及奔马律,可导致心力衰竭及昏厥等;
反复心力衰竭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音及肝、脾大,呼吸急促和发绀,
重者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诊断标准:
⑴ 临床诊断依据:
① 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症;
② 心脏扩大;
③ 心电图改变:ST-T改变、期前收缩、传导阻滞;
④ 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⑵ 病原学诊断依据
① 确诊指标:自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中发现:
a. 分离到病毒;b. 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c. 特异病毒抗体阳性;
② 参考指标:
a. 自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b. 病程早期血中特异性IgM阳性;
c. 用病毒核酸探针在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③ 确诊依据:
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 =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诊断+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 = 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