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伤寒与副伤寒
一、伤寒
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持续发热、表情冷淡、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白细胞减少等。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病原学】
G-,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易生长。
O抗原(菌体抗原)和H抗原(鞭毛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非保护性IgM和IgG抗体。
Vi抗原(表面抗原)效价低,有助于发现慢性带菌者。
肥达反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与鞭毛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甲型伤寒沙门菌、肖氏沙
门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效价≥4倍者即有诊断意义。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带菌者或患者为伤寒的唯一传染源:①潜伏期带菌者
②暂时带菌者
③慢性带菌者
原先患胆道疾病的女性或老年患者容易变为慢性带菌者,少数可终身排菌,称为主要传染源。
典型伤寒患者在病程2-4周排菌量最大,传染性强。
(二)传播途径
经粪口途径感染人体。
水源污染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常可引起暴发流行。
食物污染是传播伤寒的主要途径。
日常生活接触、虫媒可引起散发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
①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
②免疫力与血清O、H、Vi抗体的效价无关;
③伤寒和副伤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
(四)流行特征
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夏秋季多见;发病以学龄期儿童和青年多见。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书P141
胃酸pH<2 时伤寒杆菌很快被杀灭,伤寒杆菌摄入量>105时才能引起发病。
伤寒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
伤寒小结/伤寒肉芽肿: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的小结节,具有病理诊断意义。
肠道病变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临床表现】
潜伏期3-60天,常为7-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