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孩,2岁,发热,咳嗽4天,咳喘加重1天。查体:双肺可闻及散在中小水泡音。血白细胞10×109/L,中性0.65,淋巴0.35。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毛细支气管炎 D.上呼吸道感染E.支气管哮喘
2.男,1个月。咳嗽1天,发热3小时,T39.3℃,就诊过程中突然双眼上翻,肢体强直,持续1分钟。查体:咽红,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半年前也有相同病史,最可能诊断是:( )
A.癫痫 B.低钙惊厥 C.中毒性脑病 D.化脓性脑膜炎 E.高热惊厥
3.新生儿开始排便的时间常为生后( )
A.24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60小时 E.72小时
4.3月小儿按公式计算其身高、头围约是( )
A.55cm 38cm B.60cm 40cm C.65cm 42cm D.70cm 44cm E.75cm 46cm
5.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 )
A.婴儿期、学龄期 B.学龄前期、青春期 C.幼儿期、学龄期
D.婴儿期、青春期 E.新生儿期、学龄期
6.患儿女,2岁。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II~III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伴固定性分裂。该患儿的诊断是( )
A.动脉导管未闭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发生惊厥,首选的药物是( )
A.甘露醇 B.地塞米松 C.苯巴比妥钠
D.苯妥英钠 E.呋塞米
小编教你如何快速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
8.关于小儿免疫系统,错误的是( )
A.新生儿时期各种T细胞亚群功能均显不
B.新生儿B淋巴细胞发育已完善
C.IgG不能通过胎盘
D.脐血IgM水平过高,提示可能有宫内感染
E.小儿血清补体浓度在生后6~12月达成人水平
9.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最后累及的部位是(
A.面颊部 B.胸部 C.腹部 D.臀部 E.四肢
10.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消化功能 B.促进食欲 C.促进糖原合成
D.促进蛋白质合成 E.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1.麻疹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 )
A.出疹后3天 B.出疹后5天 C.出疹后10天
D.出疹后15天 E.肺炎痊愈 )
12.足月女婴,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kg,娩出时Apgar评分4分,抢救10分钟后评9分。生后2小时出现凝视.哭声单调,继而全身抽搐,肌张力偏高,为控制惊厥,应首先采用( )
A.肌注呋塞米(速尿)3mg B.肌注地塞米松1.5mg
C.20%甘露醇10ml静脉推注 D.苯巴比妥钠60mg 15~30分钟内静滴 E.肌注维生素K1 1mg
13.男,1岁。智能落后,表情呆滞,鼻梁低,舌宽大并常伸出口外,皮肤苍黄、粗糙,四肢粗短,腱反射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B.软骨发育不良 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D.佝偻病 E.苯丙酮尿症
14.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 )
A.2~3天 B.4~6天 C.7~12天
D.2~3周 E.4~8周
15.2岁女孩,突起发热,伴咽痛,稀便3~4次/天,3天后热退,间隔2天又发热伴头痛、多汗,全身肌肉疼痛,持续3天热退,继之出现右下肢无力、肌张力减退、膝反射消失。应诊断为( )
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脊髓灰质炎 D.化脓性关节炎 E.结核性关节炎
16.5个月男婴,体温38℃,咳嗽、喘憋明显。查体:呼吸急促,鼻扇三凹征明显,双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偶有闻中、小水泡音,胸部x片:从侧肺纹理增强,可见小片状阴影,肺气肿改变明显,可诊断为( )
A.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腺病毒肺炎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衣原体肺炎
17.金葡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首先应考虑( )
A.高热 B.酸中毒 C.脓气胸 D.炎症加重 E.心力衰竭
18.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
A.2~7岁体格健壮的小儿
B.3~6个月体格健壮的婴幼儿
C.低出生体重儿
D.8~10岁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
E.12~14岁青春期儿童
19.6月龄男婴,近1个月烦躁、多汗、夜惊不安。查体:头发稀疏,心、肺检查未见异常、不能独坐。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两眼上窜、面色青紫、四肢抽动。紧急处理首选( )
A.维生素D330万IU肌注
B.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l倍静脉缓慢推注
C.苯巴比妥钠40mg肌注
D.10%葡萄糖液15ml静脉注射
E.20%甘露醇20ml静脉注射
20.女,足月顺产,母乳喂养。近2日来哭声低弱,不吃奶,黄疸加深。体检:体温不升,面色发灰,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血清总胆红素221gmol/L(13mg/dl),直接胆红素17μmol/L(1mg/dl),子血型“O”,母血型“A”。引起黄疸的原因是( )
A.母乳性黄疽B.新生儿肝炎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ABO溶血病 E.新生儿Rh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