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黄 疸
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使巩膜、粘膜和皮肤等发生黄染称为黄疸。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在17.1~34.2μmol/L之间,临床上尚未出现黄疸者,称为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临床上出现黄疸者,称为显性黄疸。
一、黄疸的类型、病因及临床特点
正常人胆红素的生成、转化与排泄保持动态平衡,当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时,就出现黄
疸。胆红素代谢有3个环节:红细胞被破坏和分解,成为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肝细
胞将其摄取并转化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红素的排泄。
(一)溶血性黄疸
临床特点
(1)急性溶血:症状常严重,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等:常有血红蛋白尿,严重病例可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
(2)慢性溶血:多为遗传性与家族性。多呈轻度黄疸,常有脾肿大与不同程度的贫血。
(3)由于非结合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形成也增加,但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之比值
<20%;肠道尿胆原形成增加,粪中粪胆素增加,粪色加深;因肝功能减弱,处理大量从肠道吸收回肝内的尿胆原能力减弱,致尿中尿胆原增加,但尿中无胆红素。
(4)溶血性贫血的表现:如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红系细胞增生旺盛等。
(二)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受损,处理胆红素代谢的能力下降,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另一方面,因肝细胞坏死或胆汁排泄通路受阻,转化成的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从而出现黄疸,称为肝细胞性黄疸。
临床特点
(1)常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病例有出血倾向。
(2)肝功能试验阳性。
(3)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不定,<20%或>20%。
(4)尿中尿胆原与粪中粪胆素的多少,取决于肝细胞损害与毛细胆管阻塞的程度:在肝细胞损害程度相似的情况下,如毛细胆管阻塞严重,则粪便中粪胆素与尿中尿胆原均减少,如毛细胆管阻塞较轻,则粪便中粪胆素尚可正常,尿中尿胆原排量增多。
(5)尿中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
(三)阻塞性黄疸
各种原因使肝内或肝外的胆管发生阻塞,其上方的胆管内压力增高,胆管扩张,引起肝内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所致的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
临床特点
(1)血中胆酸盐增高,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刺激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
(2)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多,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40%。
(3)粪便中粪胆素减少(不完全梗阻)或消失(完全梗阻),致粪色变浅或呈灰白色。
(4)尿中尿胆原排泄量减少(不完全梗阻)或消失(完全梗阻),但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色深。
(5)血清碱性磷酸酶(胆汁淤滞指示酶)明显增高。
伴随症状
(1)伴寒战、高热:要考虑胆囊炎、胆管炎、溶血性贫血、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肺炎球菌肺炎、肝脓肿等。
(2)伴腹痛:持续性右上腹痛可见于肝癌、肝脓肿;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常为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轻度肝区痛常见于病毒性和中毒性肝炎。
(3)伴消化道出血:可见于肝硬化、重型肝炎、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4)伴肝肿大:肝脏质地稍硬者见于肝炎、急性胆道感染等,肝质硬者见于肝硬化,有时也见于肝脓肿;肝质硬、表面不平、有多数结节或大块隆起者,常见于肝癌。
(5)伴胆囊肿大:主要见于肝外阻塞性黄疸,如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等。
(6)伴脾肿大: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疟疾、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7)伴腹水:可见于重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等。
(8)伴恶病质:可见于肝癌、胰头癌、胆总管癌、壶腹癌、晚期肝硬化等。
二、检查要点
皮肤: 呈浅柠檬色者多属溶血性黄疸,金黄色或橘黄色者多为肝炎所致的黄疸;暗黄色或黄绿色者常见于长期阻塞性黄疸,是由于部分胆红素转化为胆绿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