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证
病因辨证 ,是运用病因学的基本理论,
综合分析各种病因侵入人体所致疾病各种证候的辨证方法
外感病是指感受六淫、疠气等外邪引起的疾病
六淫辨证:风、寒、暑、湿、燥、火
注意:要与“内生六淫”的相区别
风淫证候:外感风邪引起的证候。又称外风证
(恶风、汗出、痒、动、脉浮、发热)
临床表现:
1、风邪侵表:发热恶寒、汗出、鼻塞或喷嚏,咳嗽,咽喉痒或痛,苔薄白,脉浮缓
2、风客肌肤:皮肤瘙痒,或起丘疹,或起风团,此起彼伏,游走不定
3、风袭经络:颜面麻木仁,口眼歪斜,颈项拘急,四肢抽搐
4、风袭关节:关节疼痛,游走不定5、风水相搏:颜面先肿,继则全身
寒淫证候:外感寒邪引起的证候,又称外寒证(恶寒、局部冷痛、苔白滑)
临床表现:
1、伤寒证:寒邪伤于肌表
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舌苔白,脉浮紧
2、中寒证:寒邪直中脏腑(寒邪客肺、寒滞胃肠、寒滞肝脉、寒滞心脉、寒凝胞宫证等
腹部冷痛, 喜温, 口淡不渴, 小便清长或咳喘, 或泄泻, 或手足拘挛, 或囊缩等, 舌淡苔白,脉沉紧
3、寒凝经脉:关节冷痛,痛有定处,喜温
暑淫证候(发热,恶热,口渴,汗出,疲乏,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
临床表现:
1、伤暑:恶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
2、中暑:发热,卒然昏倒,汗不出,烦闷,气急,甚或昏迷惊厥,舌绛干燥,脉濡数
程钟龄认为辨暑方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要点
湿淫证候(困重痞闷,腻浊,缠绵)
临床表现:
1、湿邪伤表:头重如裹,身热无汗,关节疼痛,四肢倦怠
2、湿侵皮肤:皮肤起泡,破流黄水(黄水疮)
,或足趾奇痒,皮破流水
3、湿流关节:关节重着酸痛,肌肤麻木,疼痛固定,脉濡缓,舌苔腻,屈伸不利
燥淫证候
干(皮肤,清窍,肺系)
临床表现:
1、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喉痒,鼻塞,舌白而干,脉浮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而成凉燥
2、温燥:身热有汗,口渴,咽干,咳嗽,胸痛,甚者痰中带血,以及上气鼻干,舌干苔黄,脉象浮数
火淫证候:(壮热,面红目赤,口渴,谵妄,出血,痈脓,舌红降)
火灼气分-壮热口渴,面红目赤 热入营血,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发疹
热扰神明-发狂
热灼肌肤-皮肤生痈疖
热伤津液-便秘,尿黄
舌-红绛
脉-数而有力
热与暑的异同
相同点:同为夏令主气。 《素问五运行大论》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南方生热,热生火” “七月流火”
不同点:
暑-以汗出过多,气阴两伤为损害的一组症状,治以清暑益气 (清暑益气汤)
火-以火毒内侵,或灼伤肌肤为损害的一组症状,治以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
(七)疫疠辨证
概念:是中医对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
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流行面广
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3、多从口鼻而入
4、其产生有一定的条件
疫疠的临床表现1、大热、大渴、头痛如劈
2、绞肠痛绝,或抽搐强直
3、狂躁昏谵,吐衄发斑,咽痛喉烂
4、憎寒壮热,痰喘肿胀
5、舌质红绛,苔厚浊腻或白厚如积粉
6、脉濡数
二、
七情证候
概念:过度、过久的情志剌激,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引起的疾病
致病特点:
1、与患者的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2、以精神症状主
三、饮食劳伤(一)饮食所伤:
胃痛,恶闻食臭,饮食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二)劳逸所伤:
倦怠无力,嗜卧,懒言,饮食减退,脉缓大或浮或细。
三)房室所伤
阴虚,则咳嗽咯血,骨蒸潮热,心悸盗汗;
阳虚,则阳萎早泄,手足清冷,腰酸腿软,梦遗滑精。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