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
【概说】
一、概念: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二、沿革
1、《内经》列痹论专篇,对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作了较详细地介绍。
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分类: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五体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五脏痹:肾痹、肝痹、心痹、脾痹、肺痹
2、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3、宋《圣济总录》对热痹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内容。
三、讨论范围: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纤维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出现痹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病因:外因:感受风寒湿邪、感受风湿热邪;内因:劳逸不当、久病体虚、饮食不节、跌仆外伤
2、基本病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络闭阻,不通则痛
3、病理属性有寒热之分,并可相互转化。
4、病初以邪实为主,久则虚实夹杂。
5、病邪可由表入里,内传入脏。病初邪痹肌表、经络五体痹;病邪留恋或反复感邪病邪由表及里,由经入脏五脏痹;心痹:心悸心慌气喘;脾痹:肢软肌瘦无力;骨痹:腰背偻曲不能伸直
【诊查要点】
一、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二、病证鉴别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①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
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
③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