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喘 证
【概说】
一、概念:喘即气喘,喘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
▲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二、沿革
1、喘证得名称、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最早见于《内经》
2、《金匮要略》有“上气”专篇并列证治。“上气”即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
3、金元以后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论说,辨证则以虚实为纲,《景岳全书喘促》篇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喘证的辨证纲领。《类证治裁喘证》认为:“喘 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这些论点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讨论范围:临床上如急、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病等发生呼吸困难时,均可按照本篇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喘证的成因虽然很多,但概要而言,不外外感与内伤两方面,外感为六淫侵袭;内伤可由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所致。有邪者为实,因邪壅于肺,宣降失司;无邪者属虚,因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所致。
1、病位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肺为气之本,肾为气之根”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医学心悟喘》:“外感之喘,多出于肺,内伤之喘,未有不由于肾者。”
由于致喘原因不一,故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不同。
①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
②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肾虚为主。
③实喘病久伤正,由肺及肾;或虚喘复感外邪,或夹痰浊,则病情虚实错杂,每多表现为邪气(外邪、痰浊)壅阻于肺气(上盛),肾气亏于下(下虚)的上盛下虚证。临床表现既有喘咳气急、痰多、胸中窒闷等痰气壅肺的证候,又见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征象。治当化痰降逆,温肾纳气。方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什么是喘证的“上盛下虚证”?试述其病机及证治。
3、重证每多影响到心。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煸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二、病证鉴别
▲喘证与气短的鉴别
共同点:呼吸异常。气息短促,胸闷不畅。
区别:喘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甚者不能平卧,实证气粗声高,虚证气弱声低。
短气:即少气,主要表现呼吸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但卧为快。
联系:气短不若喘证呼吸困难之甚。但短气进一步加重,亦可呈虚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