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脏腑辨证
第三节 脾病辨证
脾病是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水湿停留,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变化。因此,临床以腹胀或痛,食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
一、脾气虚证
[概念]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亦称脾失健运证。
[临床表现]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见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要点]以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证并见。
二、脾虚气陷证
[概念]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
[临床表现]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米泔。并见脾气虚证。
[辨证要点]体虚气坠,内脏下垂。
三、脾阳虚证
[概念]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
[临床表现]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食少便溏,或浮肿,小便短少,或带下量多而清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脾虚失运,消化机能减弱与虚寒症并见。
四、脾不统血证
[概念]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气不摄血证。
[临床表现]各种出血,如便血、溺血、肌衄、鼻衄、月经过多、崩漏,并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细无力。
[辨证要点]脾气虚证与出血并见。
五、寒湿困脾证
[概念]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在六经辨证中,一般归属于太阴病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黄而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缓弱或沉细。
[辨证要点]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见症。
六、湿热蕴脾证
[概念]湿热内蕴中焦,脾气纳运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又称中焦湿热证、脾胃湿热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不爽,肢体困重,渴不多饮,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或见身目鲜黄,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要点]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及湿热内蕴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