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八纲辨证
第三节 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
八纲证候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归纳为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真假、证候转化四个方面。
一、证候相兼
广义的证候相兼,是指各种证候的相兼存在。本处所指为狭义的证候相兼,即指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相反的证候存在。
常见相兼证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往常将表证有汗出者,称之为“表虚”,表证无汗者,称之为表实。其实表证的有无汗出。只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毛窍闭与未闭、邪正相争的不同反应而已,毛窍未闭、肤表疏松而有汗出,不等于疾病的本质属虚。
二、证候错杂
疾病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的性质相反的证候。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候间的错杂组合关系的四种情况:
第一是表里同病而寒热虚实性质并无矛盾,如表里实寒证、表里实热证等
第二类是表里同病,且寒热性质相同,但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如表实寒里虚寒证、表实热里虚热证;
第三类是表里同病,且虚实性质相同,但寒热性质相反的证候,有表实寒里热证,即“寒包火”证;
第四类是表里同病,且寒与热、虚与实的性质均相反的证候,除可有表实寒里虚热证外,其余组合临床极少见到。
三、证候真假
(一)寒热真假
1.真热假寒
[概念]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证候。真热假寒证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故可称作热极肢厥证,或阳盛格阴证。
[临床表现]四肢凉甚至厥冷,恶寒甚或寒战,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等似为阴寒证的表现,但其本质为热,故必有高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搏有力等里实热证有表现。
[机理]由于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布达于外。
2.真寒假热
[概念]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寒极似热”证候。真寒假热证实际是虚阳浮越证,亦称阴盛格阳证、戴阳证。
[临床表现]自觉发热,或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神志躁扰不宁,口渴咽痛,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证的表现,但因其本质为阳气虚衰,故必有胸腹无灼热,下肢必厥冷,小便清长,或下利清谷,舌淡等里虚寒的证候。口虽渴但不欲饮,咽虽痛但不红肿,虽躁扰不宁必疲乏无力,脉虽浮大或数但按之必无力,面色虽时潮红但并非满面红赤等,亦可知其“热”为假象。
[机理]由于久病而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
3.寒热真假的鉴别
鉴别寒热证候的真假,应以内部、中心的症状为准、为真,肢末、外部的症状是现象,可能为假象。故胸腹的灼热是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
(二)虚实真假
1.真实假虚
[概念]指本质为实证,反见某些虚羸现象的证候。
[临床表现]常见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羸瘦、脉象沉细等,但仔细观察,虽默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却动之觉舒;虽羸瘦而胸腹硬满拒按;虽脉沉细而按之有力,故病变的本质属实,虚为假象。
2.真虚假实
[概念]指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实盛现象的证候。
[临床表现]如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而出现腹部胀满、呼吸喘促、二便闭涩等症。但仔细观察,则可发现虽腹部胀满而有时缓解,或内无肿块而喜按;虽喘促而气短息弱;大便虽闭而腹部不甚硬满;且脉必无力,舌体淡胖,并有疲乏、面色萎黄或苍白等症,故知本质属虚,实只是假象。
3.虚实真假的辨别
虚实真假之辨,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其中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蒂;次是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病人整个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也是辨析的依据。此外,还要注意证候中的可疑之处。
四、证候转化
(一)表里出入
1.表证入里
是指先有表证,然后出现里证,并且表证随之消失,即表证转化为里证。
2.里邪出表
是指在里之病邪,有向外透达之势,是邪有出路的好趋势,一般对病情向愈有利。
(一) 寒热转化
1.寒证化热
是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的病变。
2.热证转寒
是指原为热证,后出现寒证,而热证随之消失的病变。
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是由邪正力量的对比所决定,其关键又在机体阳气的盛衰。
(二) 虚实转化
1.实证转虚
是病情先表现为实证,由于失治、误治,以及邪正斗争的必然趋势等原因,以致病邪耗伤正气,或病程迁延,邪气渐却,阳气或阴气已伤,渐由实证变成虚证。
2.虚证转实
是指病情本为虚证,由于积极治疗、休养、锻炼等,正气逐渐来复,与邪气相争,以祛邪外出,故表现为属实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