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卫生服务研究
1 卫生服务研究: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2 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1)保证卫生服务利用的社会公平性;2)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3)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1)1981年,中美两国科技人员在科技合作项目中队上海县卫生服务状况进行描述性综合研究;(2)上海县卫生服务研究经验的迅速推广;(3)全国卫生服务调查;(4)扩大研究范围和对象;(4)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方法的发展;(5)卫生服务调查方法的发展;(6)多学科+融合参与卫生服务研究格局的形成。
4 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1)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2)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3)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4)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5)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5)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6)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5 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数学模型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一次性横断面调查;重复性横断面调查;连续性横断面调查。
6
卫生服务需求:反映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卫生服务需要:取决于居民自身的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和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一般分为: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
卫生服务利用: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即有效需求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
7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与分析
(1)卫生服务需要是居民实际健康状况的客观反映,通常可以通过对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来反映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指标包括: a. 死亡及其构成指标
b. 疾病指标 c. 残疾指标 d. 营养与生长发育指标 e. 心理指标
f. 社会指标
(2)死亡指标
反映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水平的指标:
a.婴儿死亡率 b.孕产妇死亡率 c.平均期望寿命
(3)疾病指标
反映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和疾病负担的指标:a.疾病的频率(度) b.严重程度
疾病的频率(度)
a.两周患病率=调查前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l00%或1000‰
b.慢性病患病率=调查前半年内患慢性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l000‰
c.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即每百调查人口中健康者所占的百分比。
疾病严重程度指标
(1)两周卧床率=调查前两周内卧床人(次)数/调查人数×l00%或1000‰
(2)两周活动受限率=调查前两周内活动受限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3)两周休工(学)率=调查前两周内因病休工(学)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4)两周患病天数=调查前两周内患病总天数/调查人数
(5)此外,还有失能率、残障率以及两周卧床天数、休工天数、休学天数等
8 卫生服务利用的测量与分析
(1) 门诊服务利用
a.两周就诊率=调查前两周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b.两周患者就诊率=调查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或1000‰
c.两周患者未就诊率=调查前两周内患者未就诊人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或1000‰
(2)住院服务利用指标
d.住院率=调查前一年内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e.人均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人(次)数
f.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l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