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四病)
一、造血系统
(一)小儿血象特点
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出生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高。
RBC(5~7)×1012/L
HB(150~220)g/L
生后10天左右RBC和HB减少20%,以后继续下降,至2~3个月时,降至RBC 3×1012/L, HB 110g/L左右,称为生理性贫血。特征:RBC、Hb逐渐降低,生后2~3月降到最低点。
2. 白细胞总数和白细胞分类
出生时白细胞计数高达15~20×109/L。生后6~12小时可达28×109/L,以后下降,一岁12×109/L,8岁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计数有两个交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在4~6天和4~6岁出现交叉。
(二)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分度,分类
1. 诊断标准及分度
诊断标准
年龄 |
血红蛋白低限 (g/L) |
< 28 d |
<145 |
1~4 mon |
<90 |
4~6 mon |
<100 |
6 m~6 y |
<110 |
6~14 y |
<120 |
分度标准
程度 |
1个月~12岁 |
新生儿 |
轻 度 |
正常下限~90g/L |
<145~120g/L |
中 度 |
<90~60g/L |
< 120~90g/L |
重 度 |
<60~30g/L |
< 90~60g/L |
极重度 |
<30g/L |
<60g/L |
3. 贫血的分类
(1)病因分类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①造血物质的缺乏
②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③感染性、癌性、肾性
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
①红细胞内在异常 红细胞膜结构缺陷、血红蛋白合成缺陷
②红细胞外在因素 免疫性疾病、非免疫性疾病
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性
(2)形态学分类
|
MCV(fI) |
MCH(pg) |
MCHC(%) |
正常 |
80~94 |
28~32 |
32~38 |
大细胞性贫血 |
>94 |
>32 |
32~38 |
正细胞性贫血 |
80~94 |
28~32 |
32~38 |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
<80 |
<28 |
32~38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80 |
<28 |
<32 |
(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 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①早产、双胎、多胎;②胎儿失血;③ 生后过早结扎脐带;④孕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
(2)铁摄入不足:①含铁的食物摄入少;②乳类喂养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
③年长儿饮食习惯不良
(3)生长发育过快,需要量多:婴儿期(早产、低体重儿)、青春期
(4)铁的吸收障碍:①食物搭配不合理;②长期的腹泻、呕吐:③小儿反复急、慢性感染
(5)丢失过多:①慢性腹泻;②长期慢性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