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颗粒物
颗粒状态物质的统称,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
悬浮性颗粒物
直径≤100μm的颗粒物,能均匀地分散在大气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称为气溶胶。
沉降性颗粒物
直径>100μm的颗粒物为,容易降落。
颗粒物直径的表示法
目前颗粒物直径的表示法是采用国际上最常用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p),简称空气动力学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指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单位密度球具有相同终末沉降速度的颗粒直径。也就是指在较平静的气流中被测颗粒的直径相当于与其具有相同终末沉降速度的密度为1的球形标准颗粒物的直径。这种表示法可以直接表达出颗粒物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沉降速度、进入呼吸道的可能性、在呼吸道中的沉积部位等等,故最为合理。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 粒径为0.l~100μm。它是气溶胶中各种颗粒物的总称,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s,IP)粒径为≤10μm。这类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呼吸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反映出大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1)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1)排出量
(2)排出高度
无组织排放
污染物不通过烟囱或排气筒而是任其由门窗向大气逸散。
这种排放的排出高度很低,扩散不远,容易引起附近地区的大气污染。
有组织排放
通过烟囱或排气筒,把污染物排到一定高度的大气中。
排出高度是指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也就是烟囱本身的高度与烟气抬升的高度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