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口腔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解剖学练习题:第二章

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解剖学练习题:第二章

来源:考试网   2020-11-17   【

  1、“长正中”的距离多为

  A.0.1~0.3mm

  B.0.3~0.5mm

  C.0.5~1.0mm

  D.0.8~1.0mm

  E.0.8~1.2m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协调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两者为同一位置,约有10%的人从牙尖交错位不能向后退,后退接触位与牙尖交错位为同一位。二是由牙尖交错位保持牙接触向后下退达到后退接触位;或者确定正中关系(牙合)(后退接触位)后能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如有偏斜不超过0.5mm),其滑动距离多在0.5~1.0mm,这一距离称为长正中。人群中两位者约占90%。协调关系属生理性关系。

  2、不属于息止颌位的前提条件的是

  A.不咀嚼

  B.不吞咽

  C.不说话

  D.下颌处于休息状态

  E.上下颌牙弓处于闭合状态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当头直立位,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为息止(牙合)间隙,也称为自由间隙,约为1~3mm。

  3、自由间隙的范围是

  A.1~3mm

  B.3~5mm

  C.5~10mm

  D.15~25mm

  E.25~37m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头直立位,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为息止(牙合)间隙,也称为自由间隙,约为1~3mm。此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

  4、下列属于牙尖交错位的影响因素的是

  A.牙尖交错(牙合)异常

  B.颞下颌关节异常

  C.肌功能异常

  D.A+B

  E.A+B+C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牙尖交错位的影响因素:①牙尖交错(牙合)异常;②肌功能异常;如一侧咬肌痉挛,可使下颌在牙尖交错位时出现偏斜,上下牙不能达到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③颞下颌关节异常;如髁突发育异常、髁突重度骨质吸收、下颌骨骨折移位等,都会造成咬合接触的异常,上下颌牙不能达到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上下牙的牙尖交错位是不稳定的,它会因(牙合)面磨耗,牙齿位置的改变以及牙齿的缺失等,产生适应性的改变。

  5、以下关于牙尖交错位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下颌牙处于牙尖交错、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关系

  B.该位置是咀嚼肌肌力闭合道的开始点

  C.双侧口颌肌群收缩对称、有力,作用协调

  D.牙尖交错位可重复

  E.牙尖交错位在人的一生中相对稳定,但也是逐渐变化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牙尖交错位的特点:①上下颌牙处于牙尖交错、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关系;②大部分入的髁突基本处于下颌窝中央的位置,此时髁突前斜面、关节盘中间带、关节结节后斜面三者之间保持密切接触;③双侧口颌肌群收缩对称、有力,作用协调;④牙尖交错位可重复;⑤牙尖交错位在人的一生中相对稳定,但也是逐渐变化的;⑥该位置是咀嚼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

  【该题针对“牙尖交错位”知识点进行考核】

  6、下列属于尖牙保护(牙合)中尖牙的有利条件的是

  A.尖牙具有适合制导的舌面窝,可导致(牙合)力趋于轴向

  B.尖牙根长且粗大,支持力强

  C.尖牙位居牙弓前部,在咀嚼时构成第Ⅲ类杠杆,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

  D.牙周韧带感受器丰富,对刺激敏感,能及时调整反应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尖牙保护(牙合)中尖牙的有利条件:①尖牙具有适合制导的舌面窝,可导致(牙合)力趋于轴向;②根长且粗大,支持力强;③尖牙位居牙弓前部,在咀嚼时构成第Ⅲ类杠杆,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④牙周韧带感受器丰富,对刺激敏感,能及时调整反应。

  【该题针对“单侧平衡(牙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常情况下自然牙列对刃(牙合)的特点是

  A.当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无接触或轻接触

  B.前牙接触,后牙也接触

  C.前不接触,后牙接触

  D.前牙不接触,后牙不接触

  E.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然牙列对刃(牙合)的特点是正常情况下,当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无接触或轻接触。但是有些个体由于牙列的生理性磨耗,可以由早期的对刃(牙合)后牙无接触,逐渐变为对刃(牙合)后牙有接触(无早接触),形成平衡(牙合)。

  【该题针对“前伸(牙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8、前伸(牙合)时下颌由牙尖交错(牙合)位依切导运动形式是

  A.依切导向前、上运动

  B.依切导向前、下运动

  C.依切导向后、下运动

  D.依切导向后、上运动

  E.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下颌由牙尖交错(牙合)位依切导向前、下运动的过程中,上下牙列间的咬合关系皆为前伸(牙合)关系。在前伸咬合的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易重复的(牙合)是对刃(牙合)。对刃(牙合)是一个重要的(牙合)关系,前牙切咬食物时达到切缘相对,切断食物。

  【该题针对“前伸(牙合) ”知识点进行考核】

  9、上颌横(牙合)曲线中上颌两侧磨牙在牙槽中的位置是

  A.均略向颊侧倾斜

  B.左侧倾向舌侧,右侧侧倾向颊侧

  C.左侧倾向颊侧,右侧侧倾向舌侧

  D.均略向舌侧倾斜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横(牙合)曲线:又称Wilson曲线。上颌两侧磨牙在牙槽中的位置均略向颊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因此,连接两侧同名磨牙的颊尖、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横(牙合)曲线。

  【该题针对“横(牙合)曲线”知识点进行考核】

  10、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的最低点位于

  A.第二磨牙远颊尖处

  B.第一前磨牙远颊尖处

  C.第一磨牙近颊尖处

  D.第二磨牙近颊尖处

  E.第一磨牙远颊尖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又名Spee曲线。它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嵴、尖牙的牙尖以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所形成的一条凹向上的曲线。该曲线在切牙段较平,自尖牙起向后则逐渐降低,于第一磨牙远颊尖处为最低点,而后第二、第三磨牙处又逐渐升高。它表明下颌牙弓的(牙合)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有规律的凹面;表示在同一下颌牙列中,各牙的上下位置不在一个平面。

  【该题针对“纵(牙合)曲线”知识点进行考核】

  11、以下关于牙列生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牙与牙之间的紧密邻接,使牙齿在咀嚼中互相支持

  B.牙体的倾斜方向使咀嚼产生的力沿着牙体长轴传导

  C.牙体的倾斜有利于咀嚼能力的发挥和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D.牙体的倾斜使上下牙列之间广泛而紧密地接触利于咀嚼

  E.牙体的倾斜有利于衬托唇颊,使口腔本部变小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牙列生理意义:牙与牙之间紧密邻接,在咀嚼运动中互相支持、分散咀嚼压力、提高咀嚼效能,而且避免食物嵌塞,有利于牙的稳固。牙体的倾斜方向使咀嚼产生的力沿着牙体长轴传导,有利于咀嚼能力的发挥和维护牙周组织健康;使上下牙列之间广泛而紧密地接触,有利于咀嚼,并避免咬伤黏膜。牙体的倾斜有利于衬托唇颊,使口腔本部较大,便于舌的活动,保持面下1/3丰满。

  【该题针对“牙排列生理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

  12、下列不是牙与牙之间紧密邻接的意义的是

  A.在咀嚼运动中互相支持

  B.分散咀嚼压力

  C.提高咀嚼效能

  D.不利于牙的稳固

  E.避免食物嵌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牙列生理意义:牙与牙之间紧密邻接,在咀嚼运动中互相支持、分散咀嚼压力、提高咀嚼效能,而且避免食物嵌塞,有利于牙的稳固。牙体的倾斜方向使咀嚼产生的力沿着牙体长轴传导,有利于咀嚼能力的发挥和维护牙周组织健康;使上下牙列之间广泛而紧密地接触,有利于咀嚼,并避免咬伤黏膜。牙体的倾斜有利于衬托唇颊,使口腔本部较大,便于舌的活动,保持面下1/3丰满。

  【该题针对“牙排列生理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混牙(牙合)(替牙(牙合))的年龄段是

  A.胚胎至出生

  B.出生至6岁

  C.6岁至12岁

  D.出生至12岁

  E.胚胎至12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混牙(牙合)(替牙(牙合))特征:约在6岁时,第一恒磨牙萌出,即为替牙期的开始。约至12岁时,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即为替牙期的结束。故从6~12岁,皆属混牙(牙合)。第一恒磨牙萌出,使(牙合)面积增加,并且是维持颌间高度和牙列的近远中关系的支柱。替牙期的(牙合)特点常表现为暂时性错(牙合),此类错(牙合)在(牙合)的发育过程中常可自行调整为正常。

  【该题针对“替牙(牙合)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14、2.5~4岁期间乳牙颌的特征,除外的是

  A.牙排列紧密而无明显间隙

  B.切缘及(牙合)面尚无显著磨耗

  C.乳牙位置较正

  D.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牙合)曲线不明显

  E.随下颌升支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乳牙(牙合)特征:完整的乳牙(牙合)约在2岁半时建成,并形成稳定的乳牙(牙合)关系。从2岁半至6岁左右第一颗恒牙萌出之前,皆属乳牙(牙合)时期。

  ①2.5~4岁期间的特征:牙排列紧密而无明显间隙;切缘及(牙合)面尚无显著磨耗;乳牙位置较正;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牙合)曲线不明显;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齐平末端。

  ②4~6岁期间的特征:随着颌骨的长大,牙排列不紧密,前牙间隙逐渐形成;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显著磨耗;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近中);随下颌升支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

  【该题针对“乳牙(牙合)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15、完整的乳牙(牙合)建成时间是

  A.2岁

  B.2岁半

  C.3岁

  D.3岁半

  E.6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乳牙(牙合)特征:完整的乳牙(牙合)约在2岁半时建成,并形成稳定的乳牙(牙合)关系。从2岁半至6岁左右第一颗恒牙萌出之前,皆属乳牙(牙合)时期。

  【该题针对“乳牙(牙合)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16、以下不能破坏建(牙合)动力平衡的一项是

  A.功能异常

  B.不良口腔习惯

  C.唇裂

  D.龋齿

  E.腭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功能异常(异常吞咽)、不良口腔习惯(吐舌习惯)和唇裂、腭裂等疾病,可以破坏动力平衡,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错(牙合)畸形和不正常的(牙合)关系。

  【该题针对“建(牙合)动力平衡”知识点进行考核】

  17、牙齿缺失,位于缺牙远中的邻牙因近中支持丧失,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向

  A.舌侧移动

  B.远中移动

  C.近中移动

  D.(唇)颊侧移动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牙列及其(牙合)关系的建立和最终的稳定,从前后方向看取决于上述向前、向后力的平衡点位置。如果牙齿缺失,位于缺牙远中的邻牙因近中支持丧失,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向近中移动或倾斜,而位于缺牙近中的邻牙也会因缺少远中支持,在(牙合)力的作用下向远中移动或倾斜。

  【该题针对“建(牙合)动力平衡”知识点进行考核】

  18、下列不是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向后的动力来源的是

  A.颊肌

  B.舌肌

  C.唇方肌

  D.颧肌

  E.颏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向后的动力:主要来自唇和颊肌,如口轮匝肌、上、下唇方肌、尖牙肌、颧肌、颊肌及颏肌等。向后的力主要加在上、下颌前牙,通过邻面接触点而传至整个牙弓,又通过牙尖斜面在上、下牙之间相互传递。舌肌是向前的动力的来源。

  【该题针对“建(牙合)动力平衡”知识点进行考核】

  19、下颌姿势位的意义是

  A.正常人在24小时内上下颌牙接触的时间仅十几分钟

  B.升降下颌骨肌不收缩,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

  C.形成一定的间隙,可使舌位于此间隙内

  D.便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

  E.便于下颌由正中关系自如地运动到非正中关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下颌姿势位的意义: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牙不接触,不产生非咀嚼性磨损,牙周与颞下颌关节组织不受力,口颌肌比较放松,这是维持口颌系统健康所必需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上下颌牙接触的时间仅十几分钟。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按照形态特征分型,牙列分为

  A.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

  B.方圆型、尖圆形、椭圆型

  C.正常牙列、异常牙列

  D.正常恒牙列、异常恒牙列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按照形态特征分型,牙列分为方圆型、尖圆形、椭圆型。

  【该题针对“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21、上颌横(牙合)曲线由哪些牙尖的连线所构成

  A.左右两侧磨牙舌尖的连线

  B.左右两侧双尖牙的颊舌尖的连线

  C.左右两侧磨牙颊、舌尖的连线

  D.左右两侧磨牙颊尖的连线

  E.左右两侧双尖牙舌尖的连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横(牙合)曲线:又称Wilson曲线。上颌两侧磨牙在牙槽中的位置均略向颊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因此,连接两侧同名磨牙的颊尖、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横(牙合)曲线。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2、不属于Spee曲线特点的是

  A.为下颌牙列的纵曲线

  B.形成一条向下凹的曲线

  C.连接下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

  D.在切牙段较平

  E.自尖牙起向后逐渐降低,到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处最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又名Spee曲线。它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嵴、尖牙的牙尖以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所形成的一条凹向上的曲线。该曲线在切牙段较平,自尖牙起向后则逐渐降低,于第一磨牙远颊尖处为最低点,而后第二、第三磨牙处又逐渐升高。它表明下颌牙弓的(牙合)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有规律的凹面;表示在同一下颌牙列中,各牙的上下位置不在一个平面。

  【该题针对“知识点:不属于Spee曲线的是”知识点进行考核】

  23、下列哪项不是替牙期的特征

  A.左右中切牙之间有一间隙

  B.侧切牙向远中倾斜

  C.前牙拥挤

  D.磨牙关系偏近中

  E.暂时性的深覆(牙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约在6岁时,第一恒磨牙萌出,即为替牙期的开始。约至12岁时,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即为替牙期的结束。故从6~12岁,皆属混牙(牙合)。第一恒磨牙萌出,使(牙合)面积增加,并且是维持颌间高度和牙列的近远中关系的支柱。替牙期的(牙合)特点常表现为暂时性错(牙合),此类错(牙合)在(牙合)的发育过程中常可自行调整为正常。①上唇系带位置过低;②中切牙间间隙;③上中切牙、侧切牙牙冠偏远中;④暂时性前牙拥挤;⑤暂时性远中(牙合);⑥暂时性深覆(牙合)。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4、乳牙(牙合)期间特征不包括

  A.无明显倾斜

  B.曲线不明显

  C.平齐末端

  D.牙列拥挤

  E.深覆(牙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完整的乳牙(牙合)约在2岁半时建成,并形成稳定的乳牙(牙合)关系。从2岁半至6岁左右第一颗恒牙萌出之前,皆属乳牙(牙合)时期。①2.5~4岁期间的特征:牙排列紧密而无明显间隙;切缘及(牙合)面尚无显著磨耗;乳牙位置较正;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牙合)曲线不明显;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齐平末端。②4~6岁期间的特征:随着颌骨的长大,牙排列不紧密,前牙间隙逐渐形成;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显著磨耗;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近中);随下颌升支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5、没有咬合接触的是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正中关系

  D.前伸位

  E.下颌后退接触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下颌姿势位曾称为息止颌位。当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之为息止(牙合)间隙,一般为1~3mm。此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

  【该题针对“下颌姿势位”知识点进行考核】

  26、建(牙合)过程中向前的动力为

  A.唇颊肌

  B.舌肌

  C.咽肌

  D.表情肌

  E.舌骨上肌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向前的动力:①咬合时产生的咀嚼力、(牙合)力有推动上下牙弓向前发育的作用;②舌肌向前的作用力,以及上下颌骨发育中皆有在其后缘增生新骨的倾向,也使牙列向前方移动。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7、Bennett运动是指

  A.下颌的侧方运动

  B.下颌的前伸运动

  C.下颌的边缘运动

  D.下颌的开闭运动

  E.下颌的功能运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ennett就是贝内特,一个人名,Bennett运动是指下颌的侧方运动。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8、“长正中”所指的滑动距离为

  A.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滑到牙尖交错位

  B.由牙尖交错位向前滑到下颌后退接触位

  C.由下颌后退接触位向前滑到牙尖交错位

  D.由牙尖交错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下颌后退接触位

  E.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确定正中关系(牙合)(后退接触位)后能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如有偏斜不超过0.5mm),其滑动距离多在0.5~1.0mm,这一距离称为长正中。

  【该题针对“三种基本颌位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29、有关正中关系的定义中,说法错误的是

  A.下颌适居正中

  B.髁突位于下颌窝的中央

  C.在适当的垂直距离下

  D.它的最后位是下颌后退接触位

  E.是一个功能性的下颌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正中关系:是指下颌不偏左、不偏右,适居正中,髁突位于下颌窝的中央(是最上、最前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髁突在下颌窝的中央时,髁突对上颌的位置称为正中关系位。它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的位置,是一个功能性的后退边缘位,髁突在正中关系位时,又称为铰链位,下颌依此为轴可做18~25mm转动(切点测量),为铰链开闭口运动,称为正中关系范围。髁突在正中关系位时,上下牙齿发生接触(一般在磨牙区),称为正中关系(牙合),亦称后退接触位。

  【该题针对“正中关系位、后退接触位”知识点进行考核】

  30、尖牙保护(牙合)的(理论)依据是

  A.尖牙的位置和解剖结构能抵御较大咀嚼力

  B.尖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晚的牙

  C.尖牙在恒牙中往往存留到最后

  D.尖牙易在牙列中处于唇舌错位状态

  E.尖牙是一个不重要的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尖牙保护(牙合)是以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齿起到保护作用。特点:正中关系(牙合)与正中(牙合)协调;侧方咬合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保持接触,非工作侧牙齿不接触;在作前伸咬合运动时,上下颌前牙切缘相对接触,后牙不接触。尖牙的有利条件 ①尖牙具有适合制导的舌面窝,可导致(牙合)力趋于轴向;②根长且粗大,支持力强;③尖牙位居牙弓前部,在咀嚼时构成三类杠杆,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④牙周韧带感受器丰富,对刺激敏感,能及时调整反应。

  【该题针对“单侧平衡(牙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31、属于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牙合)是

  A.额外牙导致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B.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反(牙合)

  C.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近中倾斜

  D.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为完全远中关系

  E.待侧切牙萌出,间隙逐渐消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约在6岁时,第一恒磨牙萌出,即为替牙期的开始。约至12岁时,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即为替牙期的结束。故从6~12岁,皆属混牙(牙合)。第一恒磨牙萌出,使(牙合)面积增加,并且是维持颌间高度和牙列的近远中关系的支柱。替牙期的(牙合)特点常表现为暂时性错(牙合),此类错(牙合)在(牙合)的发育过程中常可自行调整为正常。①上唇系带位置过低:乳牙初萌时,上唇系带常位于两中切牙之间,随着颌骨发育、牙根生长,上唇系带可退缩至正常位置。②中切牙间间隙:左、右中切牙之间往往有一间隙,待侧切牙萌出,间隙逐渐消失,中切牙位置转为正常。③上中切牙、侧切牙牙冠偏远中:左、右上颌侧切牙、尖牙在颌骨内发育时,每因颌弓增长不足,致使未萌出侧切牙胚、尖牙胚分别挤压中切牙、侧切牙根,使中切牙、侧切牙根向近中倾斜,而牙冠则向远中倾斜。待侧切牙、尖牙萌出以后,中切牙、侧切牙根部才不再受挤压,同时牙槽骨又有所增长,中切牙、侧切牙的牙体长轴可以恢复正常。④暂时性前牙拥挤:恒切牙初萌时,可能显示拥挤状态。随着颌骨的长大、替牙过程出现的调整空间和恒牙弓的增大,恒牙调整位置,恒牙列逐渐排齐,牙弓规则。若在颌骨发育完全之后,牙列仍是拥挤的,即属异常。⑤暂时性远中(牙合):在建(牙合)初期,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关系为远中(牙合)。乳磨牙脱落后,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距离较上颌第一恒磨牙移动得多,成为中性(牙合)关系。⑥暂时性深覆(牙合):前牙也可有暂时性深覆(牙合)现象,随着恒牙的继续萌出,以及颌骨的生长。前牙的深覆(牙合)可逐渐成为正常覆(牙合)。

  【该题针对“替牙(牙合)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32、第一恒磨牙的关系分为中性、近中或远中等关系。下列描述为远中的是

  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

  B.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二恒磨牙之间

  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

  D.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

  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如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的近中,则称为远中错(牙合),或安氏Ⅱ类错(牙合)。

  【该题针对“知识点:中性(牙合)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33、牙位是指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后退接触位

  D.肌位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的位置称牙尖交错位是,也称牙位。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34、髁突铰链运动从哪个颌位开始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后退接触位

  D.肌位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铰链运动指下颌在正中关系的开口运动,此时髁突只做单纯的转动而无滑动,故又称正中关系为铰链位。因此髁突铰链运动由正中关系颌即后退接触位开始。

123
纠错评论责编:wzj123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