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疟疾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为乙类传染病。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疟疾病人和带疟原虫者。
(二)传播途径:按蚊叮咬。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四)自然因素:气温、雨量、湿度、地形和地貌。
(五)流行形式:地方性流行和暴发性流行。
二、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 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2.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2)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
3.假定性治疗 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
4.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虫种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等4种。
(2)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三、诊断
1.带虫者:血涂片查见疟原虫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2)
3.临床诊断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1)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1);
(2)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2)和假定性治疗有效。
4.确诊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1)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1)、血涂片查见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2)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2)、血涂片查见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四、疫情报告
散发和暴发同其他乙类传染病。
五、突发疫情的调查和处置
(一)突发疫情:
(1)近3年无病例发生的乡(镇),1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病例,或发现恶性疟输入继发病例。
(2)近3年有病例发生的乡(镇),1个月内同一行政村发现10例及以上病例,或发现2例恶性疟死亡病例。
(二)突发疫情分级
Ⅰ级:在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毗邻的2个及以上市(地、州)范围内,1个月内分别有2个及以上县(市、区)启动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且疫情有蔓延趋势。
Ⅱ级: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有2个及以上毗邻市(地、州),1个月内分别有2个及以上县(市、区)出现10个及以上突发疫情点(行政村)。
Ⅲ级:1个市(地、州)内,有2个及以上县(市、区),1个月内分别出现10个及以上突发疫情点(行政村)。
Ⅳ级:1个县(市、区)范围内,1个月内出现5个及以上突发疫情点(行政村)。
(三)应急响应、应急处理:治疗病人、流调、灭蚊
人群服药:在突发疫情地区,如为传播季节,对当年累计发病率在10%以上的乡、村,可根据情况以乡、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采用成人每月顿服哌喹0.6g(基质);或每7~10天顿服氯喹0.3g(基质)。
应急结束: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即可终止应急措施。
1.疫点及其周围相邻居民点的疟疾及疑似病例得到规范抗疟治疗,采取了必要的媒介控制措施。建立、健全了监测网络,并能全面实施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
2.自实施应急处理之日起,疫点连续30天的发病人数比之前同期减少50%以上、且周围无新发突发疫情行政村,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证实疫情趋于稳定。
3.经上一级有关专家考查和认可,由启动应急处理工作的单位宣布终止预案实施,并转入常规防治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