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考点:腹部视诊
第一部分——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
腹部的体表标志,在体格检查中,对于明确病变部位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标志有:
①肋弓下缘:是由第8~10肋软骨以及第11、12浮肋构成,为腹部体表投影的上界;
②剑突:为胸骨下段的扁平形软骨,可作为腹部体表投影的上界以及肝脏测量的标志;
③脐部:位于腹部中心,与第4腰椎水平;
④髂前上棘:位于髂嵴前方的突出端,常用于骨髓穿刺以及腹部分区的标志;
⑤耻骨结节:是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常作为腹部下界的体表标志;
⑥腹股沟韧带:是连接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的肌腱,常作为寻找股动、静脉的体表标志。
⑦腹中线:为体表正中的垂直线,是胸骨中线的延续,可作为腹部分区的体表标志。
⑧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常作为手术切口、胆囊触诊的定位标志。
2.腹部分区法 主要包括:四分区法、九分区法和七分区法。
四分区法:是以脐部为中心,分别作一水平线与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
九分区法:是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的九个区域,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通过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窝部)以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共9个区域。
七分区法:根据九分区法的两条水平线将腹部分为上中下区,上下腹部再由腹正中线分为左、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中腹部则按照九分区法的两条垂直线分为左中腹、右中腹和中腹部。
3.腹部视诊内容
腹部视诊时,被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立于右侧。
首先,检查者应俯视全腹,然后弯腰侧视,与腹平面同一水平视诊。视诊时应注意观察:腹部的外形、腹式呼吸,有无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蠕动波、皮疹、色素沉着、手术瘢痕以及腹纹等。
①视诊腹部外形时,正常情况下前腹壁大致位于肋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水平或略低,称为腹部平坦。若高于这一水平称为腹部膨隆,若明显低于这一水平称为腹部凹陷。全腹膨隆主要见于腹腔积气、积液、腹部巨大包块等。局部膨隆主要见于炎性包块、腹壁肿物、肿瘤、疝气、脏器肿大等。腹部凹陷见于消瘦、脱水、恶病质的患者。
②视诊呼吸运动时,应注意腹式呼吸减弱见于腹膜炎症、腹水、急性腹痛、腹腔内巨大肿物和妊娠者;腹式呼吸消失见于胃肠穿孔、急性腹膜炎或膈肌瘫痪的患者。
③视诊腹壁静脉时,应注意腹壁静脉一般不可见,但在消瘦、老人或皮肤白皙者可见静脉显露。
门脉高压时:腹壁静脉曲张是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俗称"水母头";其血流方向是脐部以上静脉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静脉血流方向:由上而下
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和胸壁静脉血流方向由上向下;
下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由下向上。
④视诊胃肠型和蠕动波时,应注意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胃、肠道的轮廓和波形。若有明显的表现,主要见于胃肠道梗阻的患者。
⑤腹围的测量:方法是嘱被检者排尿后,取平卧位,用软尺经脐绕腹部一周,主要用于腹水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