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病多由痰作祟"说明痰饮致病具有的特点是
A、致病广泛
B、病势缠绵
C、阻滞气机
D、阻碍气血
E、损伤阳气
正确答案:A
2、 "动极者镇之以静"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相互交感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类经附翼·医易》说"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即是说动与静、阴与阳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实际上阴阳相互制约的过程,也即是相互斗争的过程,没有斗争就不能够制约。
3、 "亡血家不可发汗"所依据的理论是
A、精血同源
B、气血同源
C、肝肾同源
D、血汗同源
E、津血同源
正确答案:E
4、 "泻南补北"法适用的病理变化是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亢
E、肾阳虚而心火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补肾水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病证。临床可见腰膝酸软,心烦失眠,遗精,心悸健忘,或潮热盗汗等症。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依据的阴阳关系是
A、相互转化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对立制约
E、交感互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并非平静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相互调控地发生着相互作用。正是由于阴阳的这种不断对立和制约,才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并维持着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
6、 "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运用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对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高度概括。
7、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所属的治则是
A、因病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时制宜
E、因证制宜
正确答案:D
试题来源:【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宝典免费下载 】
|
8、 表现为与语言、声音、呼吸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元气
B、肺气
C、宗气
D、中气
E、心气
正确答案:C
9、 称肾为"气之根"的主要依据是
A、肾藏精
B、肾主水
C、肾主纳气
D、肾精化生元气
E、肾主化气行水
正确答案:C
10、 称为"决渎之官"的脏腑是
A、膀胱
B、三焦
C、大肠
D、小肠
E、命门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