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药
本类药为沉降之品,主归大肠经。
具有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胃肠积滞和燥屎等。或有清热泻火作用,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起到“上病治下”、“釜底抽薪”的作用;或有逐水退肿作用,使水湿停饮随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部分药还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部分药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使用注意事项:
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峻下逐水药,因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
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
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攻下药
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
本类药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
大黄
性能: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
1.积滞便秘。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以实热便秘尤为适宜。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3.热毒疮疡,烧烫伤。内服外用均可。
4.瘀血诸证。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用法用量:煎服,5~15g;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芒硝
性能: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应用:
1.积滞便秘。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
2.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
用法用量: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鉴别用药:
大黄与芒硝二药均为泻下药,共同功效:均可泻下攻积,同用可治积滞便秘。
不同功效:大黄味苦,泻下力强,有荡涤肠胃之功,为治热结便秘之主药;又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芒硝味咸,可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又可清热消肿。
番泻叶
功效:泻下通便,行水消胀。
应用:
1.热结便秘。适用于热结便秘,亦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2.腹水肿胀。
用法用量: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2~6g,宜后下。
使用注意: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
芦荟
功效: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1~2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及孕妇忌用。
润下药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入脾、大肠经。
本类药物能润滑大肠,促使排便而不致峻泻。
润下药: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火麻仁
功效: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应用:
肠燥便秘。兼有滋养补虚作用。适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证。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打碎入煎。
郁李仁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应用:
1.肠燥便秘。润肠通便作用类似火麻仁而较强,且润中兼可行大肠之气滞。
2.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松子仁
功效: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应用:
1.肠燥便秘。
2.肺燥干咳。
峻下逐水药
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
适用于全身水肿、大腹胀满以及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
本类药物服用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能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消除肿胀。
甘遂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
1.水肿,鼓胀,胸胁停饮。善行经隧之水湿,泻下逐饮力峻,药后可连续泻下,使潴留水饮排泄体外。凡水肿、大腹鼓胀、胸胁停饮,正气未衰者,均可用之。
2.风痰癫痫。
3.疮痈肿毒。外用。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使用注意: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大戟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
1.水肿、鼓胀、胸胁停饮。泻水逐饮作用类似甘遂而稍逊,偏行脏腑之水湿,多治水肿,鼓胀,正气未衰者。
2.痈肿疮毒,瘰疬痰核。内服外用均可。
用法用量: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
使用注意: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芫花
功效: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应用:
1.胸胁水肿,鼓胀。泻水逐饮作用与甘遂、大戟相似而力稍逊,且以泻胸胁水饮,并能祛痰止咳见长。
2.咳嗽痰喘。3.头疮,白秃,顽癣,痈肿。
用法用量: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外用适量。内服醋制用,以降低毒性。
使用注意: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鉴别用药:
甘遂、大戟与芫花三药均为峻下逐水药,均作用峻猛。
共同功效:均有泻水逐饮的作用。同用可治水肿、臌胀、胸胁停饮之证。
不同功效:甘遂作用最强,其次为大戟,最弱者为芫花。其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湿,大戟偏行脏腑水湿,芫花以泻胸胁水饮,并以祛痰止咳见长。甘遂、大戟又有消肿散结作用。另外,三者均有毒,且不宜与甘草同用;内服时,多醋制,可降低其毒性。
牵牛子
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应用:
1.水肿,鼓胀。其逐水作用较甘遂、京大戟稍缓。
2.痰饮喘咳。
3.虫积腹痛。能去积杀虫,并可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虫体。
用法用量: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5~3g。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