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6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

   2016-01-05 13:41:21   【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点

  1、中医学与中国古代文化之交融渗透

  2、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3、理论及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先秦、秦汉,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

  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