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滑动疝最易发生的部位是
A、外伤处
B、小网膜孔
C、脐血管穿过的脐环
D、髂窝区后腹膜与后腹壁结合处
E、愈合不良的手术切口
2、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根本区别是
A、肠壁动脉血流障碍
B、肠壁静脉血流障碍
C、疝囊内有渗液积累
D、疝块迅速增大
E、发生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3、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疝修补方法是
A、Bassini法
B、Halsted.法
C、Ferguson法
D、Mcvay法
E、Shouldice法
4、最容易引起嵌顿的疝是
A、切口疝
B、股疝
C、脐疝
D、腹股沟直疝
E、腹股沟的斜疝
二、A2
1、患者,男,30岁,右腹股沟梨形肿块5年,时隐时现,逐渐增大,站立时出现,平卧后消失.查外环超过一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出现,诊断最可能是
A、先天性睾丸鞘膜积液
B、精索肿物
C、精索鞘膜积液
D、腹股沟斜疝
E、腹股沟直疝
2、患者,男,70岁,有多年排尿不畅,呈滴淋状,近2年双侧腹股沟区出现半圆形肿块,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诊断为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切口疝7
E、巨大疝
3、患者,男,30岁,右腹股沟梨形肿块5年,时隐时现,逐渐增大,站立时出现,平卧后消失.查外环超过一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出现,诊断最可能是
A、先天性睾丸鞘膜积液
B、精索肿物
C、精索鞘膜积液
D、腹股沟斜疝
E、腹股沟直疝
4、患者,1岁3个月,其母发现其右腹股沟区肿块3个月,在哭闹时明显,查右腹股沟区肿块约鸽卵大小,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出现。其手术治疗的方法为
A、McVay法
B、Ferguson法
C、Halsted法
D、疝囊高位结扎法
E、疝成形术
5、患者,男,36岁,右腹股沟肿块10年,可回纳,今晨突然咳嗽后,突然出现肿块增大,局部出现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查肿块局部红肿有压痛,穿出暗红液少许,处理为
A、Ferguson修补术
B、Bassini修补术
C、Halsted修补术
D、疝成形术
E、腹部探查肠切除术
6、女性,42岁,嵌顿性股疝6小时,经用力按压还纳疝块后2小时,腹部持续性痛伴下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此时应考虑
A、股疝内容物血运不佳
B、回纳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并坏死
C、嵌顿疝内容物未完全还纳
D、肠坏死穿孔腹膜炎
E、并发附件炎
7、男,80岁。右腹股沟斜疝6小时来诊,既往有可复性腹股沟肿物史30年,检査:右侧腹股沟至阴囊10cm×6cm嵌顿疝,皮肤无红肿,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试行手法复位
B、手术复位并行疝囊高位结扎
C、手术复位并行加强腹股沟管疝修补术
D、手术复位并行无张力疝修补
E、手法复位并行加强腹股沟管疝修补术
8、男,50岁。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8小对入院。急症手术中发现嵌顿入疝囊的回肠有约5cm坏死,行坏死回肠切除、肠吻合术。对伤口进行彻底淸洗后,无明显炎症表现。疝的处理应首选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B、Ferguson法疝修补术
C、Bassini法疝修补术
D、Halsted法疝修补术
E、无张力疝修补术
9、男,70岁。右腹股沟区肿块3年,平卧消失。查体:右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半球形肿块,未进入阴囊,可用手回纳,压住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咳嗽时仍可见肿块突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股疝
B、腹股沟斜疝
C、腹股沟直期
D、精索鞘膜积液
E、交通性鞘膜积液
10、男,6个月。哭闹时,右侧腹股沟隆起肿块,平静时肿块可自行消失。最佳处理方法是
A、绷带压住腹股沟深环,观察
B、尽早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C、施行加强前壁的疝修补术
D、施行加强后壁的疝修补术
E、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11、中年妇女,剧咳后右大腿卵圆窝部肿物突然增大、变硬,疼痛难忍。一天后用手法还纳后,出现剧烈的持续性下腹痛,并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为
A、难复性疝
B、嵌顿疝
C、绞窄性疝
D、易复性疝
E、急性腹膜炎
12、70岁老年男性患者,左侧腹股沟突出半球形包块。不降入阴囊,咳嗽冲击试验阴性,易还纳,应诊断为
A、鞘膜积液
B、隐睾
C、股疝
D、斜疝
E、直疝
三、A3/A4
1、男性,35岁,右腹股沟肿块10年,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有时可降入阴囊,可还纳。查:右腹股沟肿块,手拳大小还纳腹腔,外环容3指,压迫内环后肿块不再出现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精索鞘膜积液
B、股疝
C、腹股沟直疝
D、腹股沟斜疝
E、先大性鞘膜积液
<2> 、该患者最佳手术方式为
A、疝囊高位结扎
B、紧缩内环
C、疝前壁修补术
D、疝后壁修补术
E、疝囊高位结扎+紧缩内环+疝后壁修补术
<3> 、如上述病人,行Halsted修补术,精索的位置是
A、腹外斜肌腱膜下,腹内斜肌外侧
B、腹内斜肌下,腹横肌外
C、皮下,腹外斜肌腱膜外
D、腹内斜肌内侧,腹膜外
E、没有改变精索位置
四、B
1、A.未闭的鞘状突为一条细小管道
B.鞘状突下段闭锁而上段未闭
C.鞘状突两段闭锁而中段不闭
D.右侧睾丸下降迟于左侧
E.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位置偏高
<1> 、腹股沟疝或复发疝的发病机制
A、
B、
C、
D、
E、
<2> 、右腹沟疝多见的原因
A、
B、
C、
D、
E、
<3> 、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
A、
B、
C、
D、
E、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