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理输血的原则
1.合理输血是指患者病情危重,无法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有效治疗或预防时,才给予输血。
2.输血的目的 :①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②纠正止血功能异常。
3.审慎作出输血决定 在作出输血决定之前,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谨慎评估
四、输血适应证
1.血液携氧能力低下
(1)急性失血:创伤、手术或内科及妇产科等某些疾病可导致急性失血。
急性失血导致血容量不足时,应首先补充足量的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尽快完全纠正血容量不足,必要时适当输血,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悬浮红细胞。
1)根据循环失血量评估红细胞输注需求:
①血容量减少15%(成人约为750ml) 以下的,无需输血 ,除非患者原有贫血、严重的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无力代偿;
②血容量减少15%~30%(成人约为750~1500ml)的,需要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在患者原有贫血、心肺储备功能低下或继续出血的情况下需要输注红细胞;
③血容量减少30%~40%(成人约为1500~~2000ml)的,应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快速扩容,可输注红细胞及血浆;
④血容量减少40%以上(成人>2000ml)的,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快速扩容,需要输注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等其他成分。
输血
2)根据血红蛋白及患者病情评估红细胞输注需求:
①Hb>100g/L,不必输血;
②Hb>70g/L,应考虑输注悬浮红细胞;
③Hb介于70~100g/L,根据患者心肺代偿能力、有无代谢率增高(如发热)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经典例题】对于失血量小于自身血容量20%的急性失血患者,应给予输注:
A.新鲜全血1个单位
B.新鲜冰冻血浆600ml
C.血小板1个治疗量
D.红细胞悬液2个单位
E.晶体液和胶体液,原则上不输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血容量减少15%~30%(成人约为750~1500ml)的,需要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原则上不需要输血。
(2)慢性贫血:应积极寻找贫血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无明显缺氧症状的贫血患者,不应输血。
慢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的适应证为:
①Hb<60g/L,且伴有明显缺氧症状者;
②贫血严重,虽无缺氧症状,但需要手术的患者或待产妇。
(3)红细胞品种的选择: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选择悬浮红细胞。但在以下情形宜选择洗涤红细胞:①患者体内存在血浆蛋白抗体,特别是抗-IgA;②患者具有输血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病史。
(4)剂量及用法:剂量视病情而定,成人可按输注1单位红细胞(我国规定200ml全血制成的红细胞为1个单位)可提升Hb5g/L估算。对于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应注意两点:
①应根据患者缺氧症状的程度,参考Hb水平,确定红细胞输注剂量;②慢性贫血患者如果输注液体量过多或过快,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出现急性肺水肿
2.止血功能异常
(1)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
1)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因疾病、化疗或放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所致的活动性出血,是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
血小板计数>50×10 9 /L,—般不需输注 ;
血小板计数>10×10 9 /L,尽快 输注血小板以防止颅内出血;
血小板计数(10~50)×109/L之间,可考虑输注。
②手术患者的预防性输注
血小板计数>100×109/L,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
血小板计数(50~100)×109/L,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是否输注。
③血小板功能障碍。
④大量输血:当红细胞输注量大约相当于2倍血容量以上时,血小板计数可降至50×109/L以下。
⑤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2)血小板输注的禁忌证:
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除非患者发生出血且可能危及生命,否则禁止输注血小板,因为血小板输注可促进血栓形成,使病情恶化;
②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该病症是一种药物诱发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伴有严重血栓形成,因此禁止输注血小板,因为会导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3)剂量及用法:每次输注血小板时,应足量输注。
(2)凝血因子异常: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以血友病最为多见,我国以甲型血友病多见,其病因是先天性缺乏凝血因子Ⅷ。
1)FFP适应证: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②单个凝血因子缺乏(仅适用于无浓缩或重组凝血因子制剂可用时);③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④太量失血或输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⑤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⑥抗凝血酶DI缺乏;⑦DIC消耗性低凝期。
2)FFP剂量及用法:首次剂量为(10~15)ml/kg体重,维持剂量为(5~10)ml/kg体重。
3)冷沉淀适应证:①遗传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者功能障碍;②作为浓缩或重组凝血因子制剂的替代品,用于治疗遗传性凝血因子(vW因子、因子Ⅷ、因子XⅢ)缺乏症。
4)冷沉淀剂量及用法:常用剂量为(2~3)单位/10kg体重。
五、血液保护的主要措施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2)减少失血:减少手术中不必要的出血是减少异体输血的关键措施。完善、彻底的外科止血是减少手术失血的关键。
(3)自体输血
1)储存式自体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L或Hct>0.33,行择期手术。
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麻醉后、发生大量出血的手术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液,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Hct降低,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L(Hct≥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考虑。
3)回收式自体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非感染性手术和非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经典例题】男性,35岁。体重75kg。因陈旧性股骨干骨折入院手术治疗。查体:P85次/分,BP125/80mmHg,一般状况良好,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130g/L。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如果手术中出血,下列输血方案中不首选的是
A.输注异体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
B.术后回收式自身输血
C.术前贮存式自身输血
D.术中回购式的自身输血
E.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此题中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做为首选的是自体输血,所以A选项异体不首选。
(4)血液保护药物的应用:主要有:①术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维生素K;②预防性应用抗纤溶药(6-氨基己酸、抑肽酶);③重组因子Ⅶ激活物(rFⅦa)对于难治性、非外科手术所能控制、传统止血措施失败的大出血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