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血管反射
(1)压力感受性反射也称为减压反射
1)动脉压力感受器
存在部位:颈动脉窦、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
适宜刺激:动脉壁的被动扩张、牵拉。
对血压的感受范围:60~180mmHg(8.0~24.0kPa)。
2)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神经→舌咽神经→延髓孤束核;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
传入冲动到达孤束核之后,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最终使心迷走紧张增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
3)反射效应:该反射为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当动脉血压升高时,来自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传入延髓孤束核后,最终引起心迷走紧张加强,而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结果使心脏的活动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回降;反之,当血压降低时可使血压回升。因此该反射起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
4)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特点与生理学意义:
特点:①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且具有双向调节能力;②动脉压力感受器对波动的血压变化敏感,而且在正常心动周期中即起作用;③主要对急骤变化的血压起缓冲作用,因此将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缓冲神经。④当窦内压在正常平均动脉压水平(约100mmHg)时,反射最敏感,纠偏能力最强。
意义:①通过快速调节,经常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②维持脑、心正常血流量。
(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1)心肺感受器(cardiopulmonary receptor)
存在部位: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
适宜刺激:①机械牵张,如压力增高或血容量增多;②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
2)传入神经:迷走神经。
3)反射效应:感受器受刺激时,反射效应是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心迷走紧张加强,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故血压下降;同时,还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使肾排水排钠量增加,血容量减少。
4)意义:可直接调节血压,也可通过间接调节血量、体液量及其成分而影响血压。
(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1)化学感受器
存在部位: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适宜刺激: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缺O2、CO2分压增高、H+浓度增加)
2)反射效应:①主要是调节呼吸功能,使呼吸加深加快;②在缺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等情况下,可出现血压升高的心血管效应,这是由于呼吸加深加快,可反射性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同时由于骨骼肌和内脏的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因此会使血压升高。
3)意义:保证了心、脑等重要器官在缺氧等情况下有足够的血流量供应。
4.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对于某种特定的刺激,神经系统的反应表现为一定的整合型式,即不同部位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的反应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这可以使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能适应机体当时功能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