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规划建设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务区的重要战略举措。商务中心区,是指在省辖市市区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金融、信息、研发、企业总部、中介服务及商业贸易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会展(展示)、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综合商务服务的城市功能区。特色商业区是在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相关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为一定区域提供特色商贸服务和相关商务服务的服务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务区是河南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八年来,全省各地按照“服务业企业集中布局、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集约利用,促进大容量就业”的指导思想,推进加快服务业“两区”建设,“两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集聚效应显著提升,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带动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扭转了长期以来河南服务业发展增速偏低、占GDP比重偏低等“两个偏低”现象,为实现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经济转型升级作出重大贡献。
一、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全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精准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积极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两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增速快于全省投资及第三产业投资。2013~2018年,全省“两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03万亿元,累计增长3.4倍,年均增速达34.8%,比同期全省投资增速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分别高出21.3个和17.9个百分点。服务业“两区”投资占比不断提升,贡献率持续提高,成为全省第三产业投资和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新亮点。特别是“两区”基础设施投资,更是以年均增长47.0%的速度持续增长,累计投资额近2000亿元。各地以重大标志性产业项目为带动,引进项目特别是大项目不断增多,支撑作用较为明显。2013年“两区”施工项目个数仅398个,2018年增加到9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数由196个增加到554个,所完成投资额在服务业“两区”全部投资额中的占比已超过50%。
“两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区内道路、市政管网、公共服务等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栋栋商务楼宇拔地而起,一片片特色商业街区鳞次栉比,城市窗口形象日益显现,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持续增强。至2018年底,全省“两区”建成区面积达186.85平方公里,为规划面积的55.5%。
二、集聚效应显著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围绕增强区域服务功能的目标,积极创新招商运营模式,促进企业和高端要素集聚。截至2018年,全省“两区”入驻服务业企业1.89万家,比2013年增加4349家,增长29.8%。2018年“两区”服务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达77.24万人,比2013年增长1.3倍。入驻“两区”的个体经营户数及其从业人员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入驻,提高金融集聚服务水平。2018年全省“两区”区内金融机构期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58万亿元、1.14万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长1.12倍、1.19倍。“两区”金融机构期末存贷款平均余额占全省比重由2013年的20.7%上升到2018年的24.3%。入驻企业特别是新兴、高端服务业企业不断增加,带动全省“两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3~2018年,“两区”实现增加值、税收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均达20%以上,2018年分别达1625.94亿元、323.77亿元。2018年“两区”晋星个数达94个。
三、规上企业占比增加,特色集群效应突显
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精准定位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关联性强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资源整合和项目布局,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提高服务业集群发展水平。在“两区”入驻企业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4448家,比2013年增长165.6%;企业个数占比由2013年的11.5%提高到2018年的23.5%,提高1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占“两区”全部增加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78.8%提高到2018年的88.4%,提高9.5个百分点。
各商务中心区突出生产服务功能,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商务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各特色商业区突出生活服务,重点建设特色街区、专业交易市场,形成区域性、专业性服务中心。2018年,全省商务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占增加值比重65.3%;特色商业区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占增加值比重58.3%。全省“两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林州建筑业总部大厦为代表的200多栋特色专业楼宇,开封鼓楼、内乡县衙等120多条特色街区,新郑华南城、平顶山中原玉石城等近200个新型专业市场。2018年,全省“两区”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00.57亿元,同比增长10.7%,有64个“两区”的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四、业态模式创新发展,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积极推动“两区”业态模式融合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搭建公共技术、交易展示、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两区”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完善物流配送、检验检测、资金结算、信息服务等配套功能,推动专业市场与电商平台融合;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集聚先进业态和高端品牌,提供消费、娱乐、休闲等一站式服务;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体验式消费等新型业态。
随着服务业“两区”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层次的提升,“两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为生产服务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以及体现居民幸福感的文教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2013~2018年,以现代物流为主的“两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4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05倍;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8.51倍、4.18倍。入驻“两区”的服务业企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个数增长较快,所占比重分别由2013年的1.8%、10.5%提高到2018年的2.8%、14.1%。投资结构的优化、高端要素的集聚,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的延伸和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的转变,“两区”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提升。2018年,全省“两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7.8%、22.0%、20.2%,比“两区”全部营业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分别高出17.1个、11.3个、9.5个百分点。特别是随着江河湖泊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生态保护以及城乡面貌美化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服务和管理活动已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2018年,“两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5%、营业收入增长13.3%,比“两区”平均增长速度分别高出21.9个、2.6个百分点。
五、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集聚发展,特色主导带动,业态模式创新,使得“两区”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要素生产效率持续提高,成为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2018年,全省“两区”平均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即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创造的增加值增量为879元,比2014年的535元增长61.3%;“两区”从业人员产出效益即从业人员平均实现增加值21.05万元,比2013年的16.63万元增长26.6%。2018年,“两区”增加值收入效益(税收与增加值之比)比全省服务业平均水平高36.8%,从业人员产出效益比全省服务业平均水平高70%。“两区”发展提质增效引领带动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税收主源泉、就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增强。
六、“两区”对现代服务业强省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在“两区”发展引领带动下,全省服务业“两个偏低”现象显著改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13~201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9%、9.6%、10.9%、10.3%、9.4%、9.2%,分别比全省GDP增速快0.7个、0.7个、2.6个、2.1个、1.6个、1.6个百分点。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33.8%提高到2018年的45.2%,提高11.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发展动力转换迈出坚实步伐。201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高2.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0.0%,高于第二产业4.4个百分点。
七、“两区”对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两区”成为区域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平台,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有效增强了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截至2018年,郑州市“两区”入驻服务业企业超过5000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洛阳、许昌两市“两区”服务业企业均超过2000家,从业人员5万人;商丘、南阳、焦作等市“两区”服务业企业1000家左右,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区域性研发、物流、营销、结算、培训、后台服务等商务服务中心加快形成,交易展销、特色消费、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特色服务集群不断涌现。2018年,郑州市“两区”营业收入达690亿元,商丘市近400亿元,许昌市超过200亿元,洛阳、安阳、鹤壁、周口、焦作、南阳、新乡、开封、平顶山、漯河、濮阳等11市“两区”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在全省175个“两区”中,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达17个,其中有6个超过了100亿元。
近年来的考核评价结果显示,“两区”对区域服务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如从2017年度“两区”考核评价结果看,在“两区”绝对量指数排名前20位中,郑州、商丘市各占5席,安阳、许昌市各占2席,其中郑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在18个省辖市中名列前茅,商丘市居第9位,安阳、许昌市分别居第5、6位,四市合计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40.1%。按发展指数排序的前20位“两区”中,郑州、平顶山、安阳、焦作、漯河、周口市各有2个,其中漯河、周口、安阳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位居18个省辖市的第1、6、9位。
八年来,河南服务业“两区”规模总量不断壮大,服务业集聚发展效应日益显现,对推动全省服务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但服务业“两区”的基础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集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要持之以恒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创新业态模式,以服务业“两区”提质增效引领带动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新活力新动能。
(撰稿人:袁祖霞、司曼珈、刘秋香)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