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简答题(十二)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简答题(十二)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08月04日 ]  【

  1、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答:依据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的措施包括: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相关考点: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分类、识记的规律、保持的规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种类、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

  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育方法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相关考点: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答: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

  (2)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

  (3)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

  相关考点: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

  4、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答: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

  (1)知觉的整体性。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2)知觉的理解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把它揭示出来;

  (3)知觉的选择性。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4)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相关考点:感知觉的概念、感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感觉的规律、知觉的规律、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5、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答: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有: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相关考点:学校产生的条件、学校文化特征、学校文化形式、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类型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

欢迎加入教师资格证交流群814304627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6、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

  (1)学生为本。以小学生为主体,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相关考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建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理解与认识教师的职业、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具体包括五大类:

  (1)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水、住所等;

  (2)安全需要。需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

  (5)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相关考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

  8、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生理的差异。比如身高、体重、内脏、肌肉、机能等方面的差异。

  (2)心理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①认知上的差异,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②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差异;

  ③个性心理差异,比如需要兴趣和动机的个性倾向性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差异。

  相关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9、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其中“学生为本”包括:

  ①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

  ②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

  ③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考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建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理解与认识教师的职业、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10、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5)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6)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7)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相关考点:想象的概念、想象的加工方式、想象的功能、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责编:shunning阳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