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2.形成稳定的品德是在( )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同化
3.( )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A.3~4岁
B.5~6岁
C.7~8岁
D.8~10岁
4.“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这种矛盾心态是动机冲突形式中的( )冲突。
A.双避
B.趋避
C.双趋
D.单趋
5.“班级”一词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埃拉斯莫斯
B.杰克逊
C.德鲁克
6.人们能通过一个人的表情来推测出他的情绪状态,这体现出情绪、情感具有( )。
A.信号功能
B.适应功能
C.动机功能
D.组织功能
7.学生根据爬行动物的关键特征,来判断某些动物是不是爬行动物的过程是( )。
A.抽象化
B.概括化
C.归纳化
D.分化
8.在陈述性知识的提取过程中,最重要的提取线索是( )。
A.学习情境
B.主体状态
C.知识的层次组织
D.他人的提示
9.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0.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 )。
A.自我价值感
B.需要的满足
C.自己的兴趣
D.适当的归因
【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
2.C【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
3.C【解析】研究发现,7~8岁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4.C【解析】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
5.A【解析】略。
6.A【解析】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7.D【解析】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辨是概念形成的重要一步。辨别渗透于概念形成的全过程,从发觉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抽象化),到对这些属性或特征的认同(类化),然后过渡到对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特征之间差异的认识(辨别或分化)。
8.C【解析】陈述性知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时,需要依据一定的线索:(1)提取信息离不开联想,各种联想(如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都是基本的提取线索;(2)知识的层次组织是一种最重要的提取线索;(3)学习情境和主体状态也是提取知识的重要线索;(4)学习者在学习时的姿势也可以成为提取线索。
9.A【解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这是对感知规律中强度律的运用。
10.A【解析】自我价值感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