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资料大全1.1
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
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婴儿是指0~1岁的儿童,幼儿是指1~3岁的儿童。婴儿与幼儿之间有莫大的联系,因此在许多的儿童论着、医学论着、儿童早期教育等会将它们合并起来说,以示方便理解。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其中,身体的发展是指婴幼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心理的发展,是指婴幼儿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对学前儿童来说,其身体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儿童年龄愈小,其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愈大。
婴幼儿发展的过程是指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后半年速度变慢,以后速度再逐渐慢下来。
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婴幼儿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先天的和后天的因素;有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有生理的和心理的因素;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
(一)生物因素
婴幼儿首先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婴幼儿发展首先要服从于生物学的规律。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先天素质和制约发展的成熟机制。
1.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是指婴幼儿从亲代那里获得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特点。特别是人的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遗传素质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人在感知以前,必须有各种感知器官,人们具有思维,必须有特殊组织的物质一脑的存在。不然,人就无从感知,无从思维。所以遗传素质对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2.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胎儿发育的研究,科学地说明了母亲的营养、疾病、药物和情绪对胎儿发育有重大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由于母亲营养不良或出生后第一年中营养不良,胎儿的脑细胞数量会低于正常数,有时只达预期数量的60%。母亲的营养还会影响胎儿出生以后的智力发展。如哈勒尔于1955年一项实验研究,对营养不良的孕妇,一半人给以营养补助,另一半人给以安慰剂,在他们孩子3~4岁进行智力测定时,发现给予营养补助的一组孩子智力的平均分数高于另一组。如果孕妇患有某些严重疾病时。常常会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或导致胎儿患病或先天缺陷。如果孕妇滥用药物。就会影响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母体环境对发育中的胎儿有很大的影响,
3.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因为遗传素质是不断成熟的。遗传素质的成熟影响着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学前儿童保教要遵循儿童成熟的规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按照特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进行的。通俗地说,儿童的发展有一张“时间表”,他们的发展必然遵守这张时间表。这种用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对于儿童来说,成熟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着名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格塞尔指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发生。而在未准备之前,成人应等待,等待儿童达到对新的学习产生接受能力的水平。各种学习、训练内容,都是在儿童达到一定的成熟水平时展开的。例如,训练一个七个月的儿童爬行是完全可能的,但这时训练他走。则由于机体的构造和机能尚未成熟,不仅不可能也无益。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机构等各种环境因素。1.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
环境是指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适宜的自然环境而生长发育。但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不仅需要自然环境,更需要社会环境。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众所周知,印度狼孩的事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人一出生就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社会环境的范围很广,从大的方面看,包括他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从小的方面看.包括对儿童有直接影响的家庭及其成员、亲友、邻里、教育机构、同伴等。这些社会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先天素质能否得到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达到怎样的程度都受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
环境的影响很复杂、多样,其中有自发因素的影响和自觉因素的影响。自发因素影响是指那些无特定目的、未经组织的、带有偶然性地发生作用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完全依赖自发因素的影响,将导致儿童发展的放任自流。自觉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有意识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机构的教育,都对儿童发展起主导作用。
2.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养方式。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生活、学习物品是否充足,如何摆设与使用: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家庭中人与人是否和睦,尊老爱幼.各尽其责,商量谅解,语言是否文明有礼等;教养方式是指是否民主平等,尊重儿童个性,鼓励自主独立等等。
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发展。对儿童生长发育、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其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如,我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回忆母亲时写道:“……她的言行德操,在我家垂为风范,勤俭操家,事亲和顺。审利害,察是非,英断决疑,教养子女,视严实宽,协助亲朋,既丰且勤。……”,母亲还教育他“……要取得真才实学,真有实识、报国始有方……”正是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茅以升养成了爱祖国、爱家乡,刻苦钻研。奋发学习.勤俭朴实等优良品质,成为我国近代着名的科学家。
3.教育机构的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中的自觉因素。它与遗传、家庭相比较,对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更为独特的作用。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用一定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引导和影响活动。它决定儿童的发展方向.为儿童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组织活动和学习.尊重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教育从环境中过滤了符合儿童身心健康的内容: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教育具有系统性,注重的是儿童终身发展。由此可见,社会教育机构的教育因素与一般的环境因素的不同在于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所以,通过这种教育可以使儿童优良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显现,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可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教育还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并可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儿童的发展,除了受生物、家庭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其自身的能动性。这是决定儿童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儿童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并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4)没有儿童自身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得到实现。
综上所述.儿童的发展决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地、系统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了生物因素为前提,环境因素具备的情况下,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的自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强调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儿童主观能动性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问题。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