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非常重要,一定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评价——非常重要
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新课程“新”在何处?——新课程“新”在何处,或者说新课程关注的焦点,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来阐述。二)课程的继承与创新
新课程确切地说是改善课程的一次尝试,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每次课改都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5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并由此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综观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的课程建设,有四方面比较突出的进展:一是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方式,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学科课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动课”、“选修课”等;三是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了教材的多样化;四是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这些成就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必要基础。新课程根据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与学生发展对课程提出新要求的综合思考,试图在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从两级管理走向三级管理,使得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根据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多样化策略,使得真正实现“一标多本”成为可能。同时,完善教材的审定制度,尝试建立教材的选用制度;提升学校和地方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经验,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于课程改革的同仁分享。三)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
新课程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并通过这种新课程,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每一位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促进其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由于学校制度的建立与课程分化的传统,导致教师的行为具有“个人专业主义”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以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新课程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尽可能保证他们之间有合作的机会,并建立合作的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倡导与学生家长的合作,要求家长首先应知道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也是课程改革或学校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学校课程的决策人之一,而不是一个“局外人”;其次应了解新课程倡导家长享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评价权与建议权,学校或媒体都有义务告诉家长,他们的小孩在学校学些什么,怎样评价,以便家长可以做出决策或提供建议;第三应通过观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需要、对学校或学习的态度以及素质报告单来评价学校课程的质量,并与学校或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采取相应的、适当的教育行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第四应对学校教育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构,是青少年的专门化的教育场所,学校所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责任,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对于一个小孩而言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不能把一个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学校,要学校承担不该承担的家长责任,设身处地地为学校或教师着想 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由于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儿童的发展是全社会的焦点,因此,把什么样的课程交给儿童,或者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不能让某个专家或某一群体的人来决定,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与协商,特别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学生在学校里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教什么,教什么取决于专家编的教材说什么或专家出的考卷考什么。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教师也不知道为什么教,教师没有机会与专家交流或对话,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课程在国家标准制定时就非常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专家与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同时,把“课程标准”作为文本,要求专家、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士不断地解读,并与之“对话”。
当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现代学生观教育一直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应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解决。从外部环境来说,首先是人才选拔和评价制度,要改革;从内部来看,对素质教育者来说,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改革考试制度是关键,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是导向机制,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根本。
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教会学生做人 ?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多少年来,人们沿袭传统的教育理论,遵循着古人关于教师功能的定位,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里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这一定位,人们只是反复引述,却忘了用时代的眼光进行审视。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使用每年一次的高考来选拔人才,而这一次考试主要又只是考知识,这样就使得我们整个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被吸引到对付考试上去了,无形中扭曲了教育的功能,强化了教师就是传授知识的这个信条,这是极不全面的。多年来,我以为,我们最大的缺欠是把知识性、甚至是强制性的知识学习看得过重,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情绪以及个性发展的关注,出现了不少高文凭低能力的学生,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有才无德的人,这个教训必须记取。
教育的目的、教师的职责应使学生们在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学会同世界对话、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搞好人际关系,团结同仁,找到自己的幸福,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效劳,一句话教学生学会做人,用他所学的知识为祖国服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布的21世纪教育报告中把学会做人概括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这是对学生学会做人内涵的补充和发展,也是联合国对当代教育教学经验的新概括,必将对世界教育发展有重大意义。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成才、先成人。一个人虽有本事,但不会做人,对社会不做好事,而做坏事,这样的人只能是越少越好,甚至一个没有更好。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现代学生观之一。
何谓教学质量高与低
如上所说,由于我国使用每年一次的高考来选拔人才,因而整个教学目的被扭曲了,把学习知识看得过重,甚至认为知识就是能力、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种认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规律和要求是相悖的。马克思指出″商品的销售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这个惊险跳跃要获得成功,企业所有人都得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来不得半点虚假。因之,市场对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已经不是看你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考了多少门课,得了多少分,而是看你是否拥有胜任工作的能力,看你的能力能为他的企业带来多少财富。人的能力是多样的,但最重要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当代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并把创新作为教学的全过程。著名的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校长、现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的杨福家教授说得好:“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有无“差生”或“后进生” ?
前几天,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当今我国中小学教师心态的大型调查报告》,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教育中不应有差生或后进生的提法,学生只有发展水平和个性潜能的差异,不应有‘好’、‘差’之分,74.4%的教师表示赞同,但也有10.4%的教师不赞同。”后者认为基础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差异是与基础教育的任务相悖的。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妥的。固然,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这种教育不能没有针对性,不能不搞因材施教,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而承认有针对性,承认因材施教,教师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更应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当代学生观
什么是教师的学生观?
所谓教师的学生观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地位、作用、特点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教师的学生观中,爱是一个核心的内容。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是一种无声的信息,可以传递给学生,激起共鸣;它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催人奋发上进。学生有了情感上的需要,作为内驱动力的发动机便开始学习工作,思维、智力、品格、精神方面的和谐发展就有了可靠保证。
新时期教育教学形势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学生观?
当代社会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怎样的学生观。教育和知识创新已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产业”。当前的形势要求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培育出一个个各具个性的学生。我国的教育目前仍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转型时期,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倾向。在这种不良倾向影响下,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发生了畸形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对学生缺乏施展,一旦学生达不到要求,便恨铁不成钢地进行训斥责罚。2、轻视教育过程的启发引导,片面讲究多读多练,期末考试前复习搞题海战术,久而久之,学生形成厌学情绪。3、忽视与学生家长的科学交流、沟通与合作,学生一旦犯错,只顾在学生家长前告状,不与或少与家长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而这些畸形的作法,不但激化了师生之间的矛盾,恶化了家长、学校、学生三者间互相信任的关系,最终的受害者是那些少不经事的孩子们。
学生的本质问题。
我们首先要强调必须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学生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思想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可是我们往往把学生看成是家长的所有者和学校的所有者,总是好按照家长和学校的意志去看管学生。看不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新的学生观:尊重的观念。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尊重家长和老师多一些,而且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有权利为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做出一些选择和决定。我们的教育需要一个新的教育理念的注入:尊重的教育理念。尊重的教育,首先是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人的需要,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差异。
在学生的本质问题上,我们还要建立起这样的观念: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不是成熟的个体,但是,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正是这种发展的潜能,使学生有了可教育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局限,使得学校教育无法为儿童创造更多的机会发展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教育。在应试教育中,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开发和发展,更多的是受到心灵的伤害和尊严的丧失。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需要和成长方式,也都有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的权利。我们的学校要做的是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成为他们自己。我们应该牢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尊重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下,还应有这样一个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