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
1、民事法律行为( )
A:必须是合法行为
B:包括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
C:是产生法律后果的一切民事行为
D:有时是合法行为,有时是不合法行为
E:
答案:A
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
2、 ( ) 又称不要物法律行为,是指不需交付标的物,仅以意思表示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如买卖、租赁等
A:实践法律行为
B:诺成法律行为
C:要式法律行为
D:不要式法律行为
E:
答案:B
解析:诺成法律行为,又称不要物法律行为,是指不需交付标的物,仅以意思表示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如买卖、租赁等。
3、依法律行为的成立须有几个方面的意思表示为标准,可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 ( )
A: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B:双务法律行为和单务法律行为
C: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D: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E:
答案:A
解析:依法律行为的成立须有几个方面的意思表示为标准,可将民事法律行为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4、下列关于各种民事法律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法律规定必须获得有关部门批准
B:商品房买卖合同为单务法律行为
C:赠与合同属于单务法律行为,也是无偿法律行为
D:保管合同属于实践法律行为
答案:B
解析:商品房买卖合同为双务法律行为。
5、( ) 是指当行为人的内心意思和表示行为不一致时,以行为人的内心意思为准的观点
A:意思主义
B:有条件意思主义
C:表示主义
D:有条件表示主义
答案:A
解析:所谓意思主义,是指当行为人的内心意思和表示行为不一致时,以行为人的内心意思为准的观点。
6、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中,( )大多适用于即时结清、小额交易的行为,对于非即时结清、金额较大的重要行为,一般不宜采用
A:书面形式
B:口头形式
C:推定形式
D:沉默形式
E:
答案:B
解析:口头形式大多适用于即时结清、小额交易的行为,对于非即时结清、金额较大的重要行为,一般不宜采用。
7、《民法通则》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 )
A:反对
B:不反对
C:同意
D:不同意
E:
答案:C
解析:《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8、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期限”是指 ( )
A:将来确定能到来的事实
B:将来不确定的事实
C: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D:将来可能不发生
E:
答案:A
解析:期限是将来确定能到来的事实,而条件则属于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9、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下列关于始期与终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期限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始期与终期
B:始期到来,则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效力,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也终止
C:始期,又叫延缓期限、生效期限
D:终期,又叫解除期限、终止期限
E:
答案:B
解析:始期到来,则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效力,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开始发生。
10、不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是( )
A: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B:违反法律的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能独立实施的
E:
答案:D
解析:下列民事行为无效: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⑤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⑥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⑦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11、A公司委托王某去某市B公司购买机械表1000只,王某见B公司还有电子表可供应,在B公司说明电子表是从正规渠道进货后,就在购销合同上添加了购买500只电子表的条款。王某付款后将机械表和电子表运往A公司途中,500只电子表被海关以走私品没收。A公司收到机械表后,发现不好销,遂以合同无效要求退货。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该购销合同中购买500只电子表的条款效力未定
B:该购销合同中购买500只电子表的条款可撤销
C:该购销合同中购买500只电子表的条款无效
D:该购销合同无效
E:
答案:A
解析:《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五款规定,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电子表被海关以走私品没收,该购销合同中购买500只电子表的条款无效。
12、甲至西安旅游,在乙旅游商店见一精致之兵马俑,询问是否当地泥土烧制品,丙店员告知确为当地泥土烧制品,甲遂花费800元价格购买之。后经检验,乃为外地泥土烧制品。对甲的购买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因甲受到乙的欺诈
B: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因甲受到丙的欺诈
C: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因丙为无权代理
D: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因丙为无权处分
E:
答案:A
解析:《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无效。《合同法》只规定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而以欺诈手段订立的损害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合同,则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该行为属于以欺诈手段订立的损害第三人的利益的合同。
13、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 )无效
A:被撤销时
B:行为发现时
C:行为开始时
D:行为造成损害起
E:
答案:C
解析: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其自始无效,也即撤销行为具有溯及力。
14、2009年10月,李某到某超市买照相机,该超市工作人员工作疏忽,错将一架尼康相机价格3000元标成300元。李某看到这架相机后,觉得非常便宜性能优良,于是就买走了。事隔一周后,该超市盘点时发现了错误,就派人找到李某,要求补足货款或退款退货,而李某认为你标错了价是你的错,我买东西又不是没付钱,货已经卖出去了,哪有再补钱的道理,拒不补足价款,也不退货。于是该超市到人民法院起诉。本案中买卖相机行为性质应属于( )
A: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B: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
C: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E:
答案:B
解析: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无意识地与其真实意愿不一致的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15、某游泳馆在发售游泳卡时注明:“游泳者不得在酒后下水游泳。否则,因酒后游泳溺水死亡,本馆概不负责。”该合同条款属于( )
A:有效条款
B:无效条款
C:效力待定条款
D:可撤销条款
答案:D
解析:该合同条款属于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和等价有偿的原则的,是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因此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