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模拟试题 >> 笔试模拟题 >>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法律练习题(九)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法律练习题(九)

中华考试网    2018-02-18   【

  1、某国有事业单位办公室副主任王某,在担任出纳期间,私自利用公款购买股票。王某的行为构成( )。

  A. 挪用公款罪

  B. 滥用职权罪

  C. 挪用特定款物罪

  D. 玩忽职守罪

  1、【答案】A.解析:A项正确,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本题中王某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挪用公款购买股票的行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B项错误,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C项错误,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D项错误,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A。

  2、受贿罪和贪污罪的相同点有( )。

  A.犯罪的客体相同

  B.主观方面都是故意

  C.客观方面都是利用职务之便

  D.手段相同

  2、【答案】BC解析: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犯罪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客观方面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是,两者又有如下区别:①侵犯客体不同。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贪污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②侵犯对象不同。受贿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贪污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物。③客观方面的犯罪手段不同。受贿罪是采取为他人谋利益的手段,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贪污罪是采取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经营、经手的公共财物。④主观方面的犯罪目的不同。受贿罪是为了取得他人或单位的公共财物,贪污罪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故正确答案为BC。

  3.法律实施最主要的保证是( )。

  A. 宗教信仰

  B. 道德评价

  C. 风俗习惯

  D. 国家强制力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考查对法理学的认知。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国家强制力是最终保障手段,最主要的保证手段。同时法的实施也需要舆论、道德、观念等多种手段来共同保证。故正确答案为D。

  4. 法律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检查和督促,包括执政党监督、国家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下列属于国家机关监督的是( )。

  A. 社会组织的监督

  B. 新闻舆论的监督

  C.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D. 人民群众的监督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具有法律强制力,在一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A项错误,社会组织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B项错误,新闻舆论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C项正确,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属于国家机关的监督。D项错误,人民群众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故正确答案为C。

  5.道德与法律,都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当然,两者在协调对象、内容和手段上存在不同,但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由此可见( )。

  A. 只有以德治国,才能使社会稳定

  B. 必须把道德和法治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理社会

  C. 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了

  D. 法律可以代替道德来协调人际关系

  5、【答案】B解析:A项错误,以德治国并不排斥以法治国,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有效治理的手段。B项正确,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一方面道德与法律虽然是不同的治理手段,但都能够用来协调人际关系;另一方面,道德具有局限性。因此,要想有效地治理社会,就应当实现道德与法律的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C项错误,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的说法与现状不符。D项错误,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有效治理的手段,具有不同的功效,法律关注外在的行为,道德更关注内心。因此,法律并不能完全代替道德对人际关系的协调作用。故正确答案为B。

纠错评论责编:Luff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