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审计师 >> 综合辅导 >> 法律 >> 文章内容

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知识点:法律行为

来源:考试网  [2016年12月29日]  【

  【注意】并非一切民事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

  (一)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1)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行为。其他主体所为的行为不是民事法律行为,如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

  (2)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3)合法行为。

  【例题·单选题】(2009)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

  B.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

  C.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D.公司之间依法订立合同

  [答疑编号615940110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是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如签订合同、订立遗嘱等

  (二)有效要件

  法律行为成立≠生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

  3.标的合法

  4.标的须可能和确定

  (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2)肯定条件与否定条件。

  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1)始期与终期;

  (2)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注意】条件VS期限:期限是必然要到来的事实,条件不一定到来。

  【例题·单选题】老张与自己的儿子小张约定:等到放寒假时,给小张买一台电脑。该约定属于附( )的法律行为。

  A.始期

  B.延缓条件

  C.终期

  D.解除条件

  [答疑编号61594011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等到放寒假时”属于附始期的民事行为。

  (四)无效民事行为

  1.定义: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产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2.性质: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3.情形:

  (1)无民事行为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教材有误,应为损害国家利益时);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6)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等。

  (五)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定义: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但因欠缺有效要件,行为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的民事行为。

  2.情形:

  (1)重大误解;

  (2)显失公平。

  3.效力:只是相对无效,是否有效,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

  (六)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1.定义:指民事法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确定,只有经过特定当事人的行为,才能确定生效或不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2.类型:①民事法律行为能力欠缺; ②处分权欠缺; ③代理权欠缺; ④债权人同意的欠缺。

  3.效力:

  (1)经同意权人同意后,其效力溯及行为成立时。

  (2)同意权人拒绝追认,该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

  【例题·多选题】(2009)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

  A.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B.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行为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D.显失公平的行为

  E.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答疑编号6159401111]

  『正确答案』ACE

  【例题·多选题】对于( ),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A.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B.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D.当事人不再具有履约能力的民事行为

  E.违反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答疑编号6159401112]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以合法目的掩盖非法目的、违反国家利益、当事人不再具有履约能力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

  二、法律责任

  1.分类:按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违宪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2.法律制裁:违宪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

责编:daibenhua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