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
杨降
《老王》
原文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拉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真担心他下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注释:
①选自《杨绛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②干校:这里指“五七干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干部集体下放劳动锻炼的场所。
③塌败:塌陷破败。
④默存:本文作者的丈夫钱钟书的字。钱钟书(1910-1998),浙江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课文导语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单元导语
上个单元涉及的非正义战争中残杀无辜的暴行,使我们在震惊与悲痛之余,发出这样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二、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三、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1.回答上述材料中的“课后练习”第二题。
2.请为本篇精读课文设计教学目标,并指明教学重难点。
3.请设计一段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1.本题揣摩语言,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1)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2)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3)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并且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镶嵌(xiāngqiàn)、冰伛(yǔ)、翳(yì)、骷髅(kūlóu)、攥(zuàn)着、滞(zhì)笨、愧怍(zuò)”等。
②能够说出杨绛、钱钟书两位作家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举例概括说明老王、作者的性格特点。
②说出重要语句的涵义及在表达文章主旨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文章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平等意识,肯定贫困中人性的善的主旨。指出文章中隐含的对不公正年代的批判。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说明文章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平等意识,肯定贫困中人性的善的主旨;说出重要语句的涵义及在表达文章主旨上的作用。
(2)难点:说明文章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平等意识,肯定贫困中人性的善的主旨。
3.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初步感知本文平淡有味的语言特点。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从中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并说明理由(重要的是理由必须充分,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1)用词通俗简单,句子明白晓畅,没有任何阅读障碍。
(2)平淡的语言耐人品味,意蕴很深。如: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短短二十余字就交待了我和老王的关系:老王是拉车的,我是坐车的,是主雇关系。“蹬”和“坐”本是不平等的,但是一句“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却又打破了这种不平等,给人以亲近感,说明我和老王是比较熟识的。一个“常”字又交待了我经常照顾老王的生意,同时我对老王的照顾也成为老王对我感激不尽的原因,为后文的展开作了一个铺垫。
(二)学生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根据刚才的讨论分析,从文章其余部分中找出表现“语言平淡有味”特点的词或句子。如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平淡的叙述中蕴含作者的真情,写出了老王的质朴善良。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白描手法,不加任何渲染铺排,一切全凭读者自己去品味,达到了于无声处胜有声的效果。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镶嵌”一词,原本是指照片或图片等平面化的物体嵌入到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这里写老王镶嵌在门框里,形象地表现出了老王的单薄、瘦弱、僵硬。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一个“直”字,很常见,很通俗,但非常恰切,仿佛让我们亲眼看到了老王直僵僵的、但又身体重心不稳、仿佛随时会倒下去的举步维艰的情形。(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巩固强化对本文平淡有味语言特点的理解认识)
(三)比较阅读,提升认识,总结本文语言特点,同时感受杨绛的平民精神。
(1)比较: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比较自己的写人短文和杨绛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学生的创作,言有尽意也有尽,抒情议论多,有的用心表现文采,反而降低了文章的情感因素)
(2)提升:结合原文具体的语句,总结本文平淡的语言风格在字、词、句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①用字、用词浅近但准确性、概括性极高。
②表达方式多用描写和叙述。
③惯用白描手法。
④不绝对排斥抒情和议论。
如文章最后一句议论,需要重点解读,一是分析它反映出的杨绛散文在语言上的特点,二是它集中反映出杨绛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于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关心和敬重。这些内容也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在第四部分中分析杨绛对老王对平民的情感。这里的“提升”要做到在学生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 试题数量 | 原价 | 优惠价 | 免费体验 | 购买 |
---|---|---|---|---|---|
2021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试题库 | 1191题 | ¥50.00 | ¥29.00 | 免费体检 | 立即购买 |
微信扫码关注焚题库
-
历年真题
历年考试真题试卷,真实检验
-
章节练习
按章节做题,系统练习不遗漏
-
考前试卷
考前2套试卷,助力抢分
-
模拟试题
海量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