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

下面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

来源:焚题库 [2018-08-09]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问答题下面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制定的教学目标,阅读并回答问题。《明月几时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体知识"词": 2.识记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及代表词人: 3.了解苏轼生平及词作。过程与方法: 1.采用诵读法让学生熟悉课文: 2.通过让学生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来初步掌握词作的大意; 3.学生分组讨论词作的艺术手法,从而进一步掌握词的特色; 4.鉴赏名句,使学生在经典句中学会领悟其意境,加深对全词的把握; 5.拓展延伸,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其他词作中较好地领悟其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从而珍惜身边之情; 2.认识苏轼在本词中流露的情感有其个人和社会等多种因素。问题:请认真阅读这则教学目标,然后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我们应该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绝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人为地、机械地预设三个维度的不同目标。上述《明月几时有》的教学目标违背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原则,"词"的文体知识、"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知识、苏轼生平及词作固然属于语文基础知识,但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也必须有个过程,也必然有方法问题,而且也不可能脱离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使只是识记,也有识记的方法和体验问题。而通过诵读熟悉课文与概括词的内容来达成掌握词作大意,掌握词的艺术特色,品析鉴赏名句,领悟词的意境和举一反三领悟其他作品的意境这几项教学目标,固然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但仅界定为"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似乎有失偏颇。案例中设置的几项目标中,都属于"知识与能力"的范畴;对词意的理解、对意境的把握、对诗词的鉴赏活动也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词的感情,理解作者情感产生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也绝不可能是单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如果没有《明月几时有》的具体词句作为载体,如果还不能读懂这首词的内容,如果还不知道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那么这两项教学目标是不能达成的。而结合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来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也正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涉及考点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1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试题库 491题 ¥29.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