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A.心前区叩击
B.心脏按压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按额托颈,保持呼吸道通畅
E.心内注射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C人工循环(Circulation) 检查有无脉搏,方法:在开放气道情况下进行,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示指和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深处轻轻触及颈动脉搏动,未触及搏动表明心跳已停止。 建立人工循环时通常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另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掌根与胸骨长轴重叠,然后将定位之手放下,将掌根重叠于另一手背上,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地猛压。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成人按压深度为5cm。 A气道通畅(airway) 抢救心搏.呼吸停止的病人时,气道通畅是首要措施。清除病人口鼻咽腔异物。 心跳呼吸停止后,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包括舌肌)松弛,舌根后坠,造成呼吸道阻塞。由于舌附于下颌,若将下颌向上抬,并向前移,舌将离开咽喉部,气道即可开放。打通气道的方法有 以下两种: (1)仰头举颌(颏)法: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向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但要注意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颌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 (2)托颌法:如有颈部损伤时,不能使头部后仰,以免进一步加重颈椎损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托颌法开放气道较安全,具体方法为用双手置于病人头部两侧下颌角,肘部支撑在病人躺的平面上,用力向前上托起下颌,并使头向后仰。 开放气道后,先将耳贴近病人口鼻,头部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气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呼吸道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为呼吸停止。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大多数呼吸或心搏骤停病人均无呼吸或呼吸异常,不规则呼吸。若判断为无呼吸或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在不能确定通气是否异常时,也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无论是单人心肺复苏还是双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均为30:2。实施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开始胸外按压。 B恢复呼吸(breathing) 所有人工呼吸均应持续吹气2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但过度通气可能有害,应避免。 (1)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具体方法:将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闭病人鼻孔,另一手的拇指将病人口部扳开,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口贴近病人的嘴,将病人口部完全包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确保呼吸时胸部抬起。为了减少胃肠胀气发生,对大多数成年人规定2秒以上给予10ml/kg(700~1OOOm1)潮气量,可提供足够的氧合。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地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并吸入新鲜空气,同时放松捏鼻的手,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 (2)口对鼻人工呼吸 有些情况下,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将病人口部完全紧密地包住等。这时应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具体方法:一手按于前额,使病人头部后仰,另一手提起下颌,并使口部闭住,抢救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日包住病人的鼻部,用力向病人鼻孔吹气。 (3)呼吸囊(简易呼吸器)应用 在未能进行气管插管时,面罩呼吸囊加压通气,每次可压入500~1000ml气体,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现场应有第二抢救者或更多的抢救人员轮换操作,以保证有效复苏。无论是单人心肺复苏还是双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均为30:2。 抢救者完成5个30:2的按压/通气周期后再评价呼吸循环呼吸体征,如仍无呼吸循环征象,继续心肺复苏,如自主循环和呼吸恢复,应将病人置于恢复体位。
试题参考:无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 试题数量 | 优惠价 | 免费体验 | 购买 |
---|
![](https://img.examw.com/hushi/images/codePic.png)
微信扫码关注焚题库
-
历年真题
历年考试真题试卷,真实检验
-
章节练习
按章节做题,系统练习不遗漏
-
考前试卷
考前2套试卷,助力抢分
-
模拟试题
海量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