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自身的觉悟胜过金钱换来的专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某职业学校教师为督促学生学习,课后发红包奖励上课认真和学习优秀的同学,此举一出,贪玩的学生纷纷改邪归正,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可此教师发红包的行为,展现了一种教师讨好学生的媚态,虽然促进了学生学习,却有些背离教育本意。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奖学金的一种变式,演化版。可这样泛滥的金钱诱导真的是奖学金的一种演化吗?有人说这是一种创新,是奖学金模式的细化,引导奖励机制的一种革新。这样以利益为饵的行为真的配得上创新的高帽吗?现存的奖学金制度是一种奖励机制,是在发现一个人的优秀作为与良好表现后对其努力的一种肯定。这种奖励肯定初创造,鼓励再创造,并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但反观这个上课红包,它更多的是以金钱为诱饵诱导学生完成老师所肯定的事情。前者是一个人开疆拓土,达到巅峰后立下丰碑,受人肯定;而后者是先立下丰碑,再用各种方式鞭挞驱策人们前行。可以说这样的行为非但不是进步,反而是一种可怕的野蛮倒退。
此种所谓的创新模式,失去了诱饵后,一切便回归原样,坏的仍旧坏,错的仍旧错,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教育是教之育之,而非驱之驭之。知识庸医学而非以记,正如学导以义而非以利。
其实该老师的行为的确寓意颇深。课堂上的知识,学则有红包,不学则无。在职业学校,课上学的每一个知识都可能化为未来的技能,在社会获得十倍百倍的收益。老师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学习有钱赚。可是他没能更深入地让他们明白,除去了他发的包,他们学习仍能赚钱,只是赚的是看不见、感受不到的未来的钱。若教师能有所改进,引导他们发现上课学习得到的不只是微信红包,还有未来的工作与舒适,这或许不失为一个尝试。毕竟学生发自内心的觉悟更胜于金钱所换来的专注。而这也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教之育之,引之于正道,授之以渔术。教育不是改变一个人,而是引导一个人由内到外发生升华。像焦老师那样,当前的教育可以有千奇百怪的新招,来引起学生的专注,但没有触及本质的引导,都只是徒劳。千金散尽已然不会还复来。
答案解析:试题提供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故事,讲述了一位高校老师为了督促学生学习,采取在课后发红包的“新招”而引发的讨论。文章开端先对这个故事进行概括,又以反问的方式提出质疑,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接着,通过对奖学金制度的论述,点出教育学生,不能以利诱之,而是要让学生有发自内心的觉悟,主动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眼前。最后,再次点明主旨,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从内心产生觉悟,然后主动去学习,与题目前后呼应。
涉及考点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第四节写作能力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 试题数量 | 优惠价 | 免费体验 | 购买 |
---|---|---|---|---|
2022教师资格证《小学》(统考)考试题库 | 3640题 | ¥156.00 | 免费体检 | 立即购买 |
微信扫码关注焚题库
-
历年真题
历年考试真题试卷,真实检验
-
章节练习
按章节做题,系统练习不遗漏
-
考前试卷
考前2套试卷,助力抢分
-
模拟试题
海量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