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

来源:焚题库 [2018-12-07]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问答题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 

    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式 

    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比较法和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多媒体辅助课件 

    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和装备("双联主炮"和旗舰"松岛号")、《黄海大战》的片段、《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黄海激战》图、人物像《邓世昌》《致远号》《日军屠杀旅顺居民》、"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查找阅读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资料,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尤其是"黄海大战")和结果;清朝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口诀归纳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结合当今热点,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等。 

    (二)导入设计 

    1.情境营造 

    放映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2.教学导语 

    设问:同学们,当今的中日关系如何呢? 

    教师切入屏幕,显示课件:2011年12月25-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呼吁增加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中日关系又如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 

    (三)教学结构 

    1.发生的原因; 

    2.爆发; 

    3.重要战役; 

    4.结果; 

    5.《马关条约》。 

    (四)师生互动 

    1.发生的原因 

    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简要从日本、朝鲜、清朝三国分析战争的背景,并归纳出战争发生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朝鲜农民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直接原因)。

     2.爆发 

    提问: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3.重要战役

    (1)了解战争的简要经过教学策略:先总(简要经过)后分(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溃败)。在屏幕上打开《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2)着重学习重要战役--"黄海大战" 放映"黄海大战"的片段,着重观看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请个别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并由学生简要评价。 

    提问:邓世昌有哪些高贵品质? 

    (3)旅顺大屠杀 

    承接上文:黄海大战后,日军轻易侵入辽东半岛,出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发生在哪里?在屏幕上打开《日军屠杀旅顺居民》图片。 

    (4)威海卫溃败 

    设问:接着,日军又夹击威海卫,我军战况如何? 

    4.结果 

    提问:本次战争的结果如何?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过渡语: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5.《马关条约》 

    指名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双方的代表。 

    要求学生阅读文中相关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邻座讨论:尝试用口诀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口诀:割三地;赔二亿;允设厂;开四口。 

    邻座讨论: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进一步细化《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探究下列问题: "割三地"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点拨并屏幕显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大陆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长达50年之久,不仅掠夺了资源,而且把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基地。 "赔二亿"又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并屏幕显示: "赔二亿"与前两个条约相比,赔款数额剧增,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中85%作为日本军费,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发展;清政府除了大肆搜刮民众外,还要大借外债,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 "允设厂"带来了哪些危害? 

    启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否签订条约? 

    剖析并屏幕显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则相反;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但没有条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后则有了条约依据,表现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师归纳并屏幕显示: weZbNfzNZd.png 

    "开四口"又产生了哪些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都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北京条约》开设汉口、南京、天津等共十一处(《天津条约》开十口,《北京条约》增设天津一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故《北京条约》共开十一口),已经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北沿海,开埠天津,北京的大门被打开;《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 

    综述并屏幕显示:经济侵略的路线:江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江北沿海→长江上游简言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伸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

    小结:

      k8ug4mSE8x.png 

    (五)教学总结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来源:人教网,有修改)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1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试题库 656题 ¥29.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