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国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国

来源:焚题库 [2021-09-27]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2018年真题】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国”对于杜甫来讲,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边讲解边板书)古汉字中,“”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武力)+(口,城邑)。本义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金文“”再加“口”(口,城邑)另造“”代替,表示古代诸侯封地而建的、均有武力守卫的城邦。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域。(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国家破亡于一位爱国者来讲,痛莫大焉。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国”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域。
     (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的繁体字

    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的方法

    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的造字法

    参考答案:B

    登录查看解析 进入题库练习

    答案解析:题干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国”字字形及词义,明确“国”对杜甫的深刻意义,但未做相关繁体字的识记、积累、拓展教学,A项说法错误。题干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从“国”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以及《说文解字》的相关词义解释入手,剖析“国”字的意义;通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等方式,统计“国”字在杜甫诗歌中出现的频次及其释义,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掌握解读文字、解释词义的方式、方法,B项说法正确。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学情,学生在第二阶段已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初中学段学生不必重复学习并“学会查字典方法”;此外,题干教师并未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词义,C项说法错误。教师虽然对“国”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提及造字法的相关内容,D项说法错误。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2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试题库 545题 ¥98.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