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
朱自清
《背影》
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单元导语
上一单元涉及的非正义战争中残杀无辜的暴行,使我们在震惊与悲痛之余,发出这样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课文导语
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文章却写父爱;歌颂父爱,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散文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美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课文的语言却很朴素。那么,这篇课文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研讨与练习
1.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仔细品味,回答父亲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
2.课文结尾写父亲离去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有人说,本文失之感伤,“一个20多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与大家讨论一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1.回答研讨与练习中的第2题。
2.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参考答案:
1.运用了动作描写。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且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反映了父亲瘦弱的身材,更加突出了父亲为儿子操劳的伟大父爱,也从侧面反映出儿子对瘦弱父亲的怜爱。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狼藉”“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
②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体会本文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精选材料、详略得当、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民族孝的传统美德。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新课标中规定需要学生在随文中理解一些字词的意思,并会使用。故在教学目标中涉及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新课标中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文章内容,感受形象塑造。这要求学生能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对“背影”的细致描写。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故要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逐步培养孝的美德。教学目标的确定同时符合本文的特征和学生的特点。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为文章划分层次。
(2)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背影》作者通过离别时对父亲“背影”的刻画,充分体现了父子亲情一一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三、精读课文,
分析理解
(1)提问:本文以“背影”为线索,文章四次提到的“背影”分别出现在哪些段落?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文中哪一次“背影”是写作的重点?
(2)提问:父亲的“背影”,是否让作者有所触动?表现在哪里?
四、再读课文,情感升华
(1)提问:谈谈你对“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一句中加点字的理解,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2)提问:选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请你回答两次流泪的原因。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父母或任一家人的背影,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细节片段;
(2)以“亲情”为话题,作一段约五分钟的演讲,课后复述给父母听,由父母评价。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 试题数量 | 原价 | 优惠价 | 免费体验 | 购买 |
---|---|---|---|---|---|
2021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试题库 | 1191题 | ¥50.00 | ¥29.00 | 免费体检 | 立即购买 |
微信扫码关注焚题库
-
历年真题
历年考试真题试卷,真实检验
-
章节练习
按章节做题,系统练习不遗漏
-
考前试卷
考前2套试卷,助力抢分
-
模拟试题
海量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