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二试”考前冲刺试题:第一单元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二试”考前冲刺试题:第一单元

来源:考试网   2020-10-27   【

  一、A1

  1、 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是

  A、氧

  B、氮

  C、镁

  D、碳

  E、磷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无论哪种单核苷酸(组成核酸的单位),它的磷含量是恒定的,而 C、H、O 和 N 却含量不

  一。

  2、 与蛋白质理化性质不符的一项

  A、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

  B、具有两性解离性质

  C、变性即空间构象破坏

  D、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

  E、蛋白质具有凝固作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蛋白质变性分为可逆性变性和不可逆变性两种,并不是所有的变性均为不可逆的。

  3、 下述与肝的生物转化特点不符的是

  A、肝的生物转化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B、肝的生物转化酶有一个发育过程

  C、提高蛋白质摄入可以增加肝生物转化效率

  D、肝实质损伤间接的影响肝生物转化酶类的合成

  E、新生儿肝生物转化功能不完善,易导致中毒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实质损伤不是间接的影响肝生物转化酶类的合成,而是直接影响。肝生物转化受遗传、

  年龄、性别、营养、疾病等诸多因素影响;肝的生物转化酶有一个发育过程,新生儿生物转化酶多发育不

  完善,因此新生儿生物转化功能多不完善,相对成人而已易导致中毒;蛋白质摄入可以增加肝生物转化酶

  的活性因而提高转化效率。

  4、 氨从肌肉组织到肝脏的途径是

  A、鸟氨酸循环

  B、三羧酸循环

  C、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D、甲硫氨酸循环

  E、ATP 循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是氨由肌肉组织通过血液向肝脏进行转运的机制。肌肉中的氨基酸转变

  为丙氨酸,再经血液运到肝脏释放出氨,用于合成尿素。在肝脏丙氨酸生成丙酮酸又可经糖异生途径生成

  葡萄糖,再由血液运送到肌肉组织,故选 C。

  5、 RNA 聚合酶能与 DNA 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

  A、外显子

  B、增强子

  C、密码子

  D、终止子

  E、启动子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启动子是含有转录起始点和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的 DNA 序列。密码子也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但这种作用是非特异性的,一过性的,所以 E 是最佳答案。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21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试题】

欢迎加入执业医师交流群:248943119,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6、 下列有关乳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防止乳酸在体内堆积

  B、最终从尿中排出乳酸

  C、使肌肉中的乳酸进入肝脏异生成葡萄糖

  D、可防止酸中毒

  E、使能源物质避免损失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葡萄糖入血后可被肌组织摄取的过程,称为乳酸循环,可防止乳酸在体内堆积,故 A 正确;

  乳酸循环核心内容是乳酸在肝异生为葡萄糖,故 C 正确;乳酸循环是一个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所以 D 防止

  酸中毒和 E 避免能源物质损失均是正确的。而 B,乳酸的代谢是将被血液带至肝脏,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

  氧化碳,而并不是乳酸随尿液排出。

  7、 下述选项中符合限制性内切酶的性质的是

  A、核酸特异的外切酶

  B、DNA 特异的外切酶

  C、DNA 序列特异的内切酶

  D、RNA 特异的内切酶

  E、RNA 序列特异的内切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限制性内切酶即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就是识别 DNA 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

  割双链 DNA 的一类酶。

  8、 在人体中嘌呤分解最终的产物是

  A、次黄嘌呤

  B、黄嘌呤

  C、别嘌呤醇

  D、氨、CO2和有机酸

  E、尿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腺嘌呤、鸟嘌呤等均可转变为黄嘌呤,黄嘌呤再经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生成尿酸。

  9、 下述相关特点与 RNA 不符的是

  A、可与蛋白质结合后以核蛋白体形式存在

  B、存在胞质中的 RNA 有 mRNA 和 tRNA

  C、tRNA 是 RNA 分子量最小的一种

  D、有 mRNA、tRNA 和 rRNA 三类

  E、RNA 并不全是单链结构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核糖体 RNA:即 rRNA,是最多的一类 RNA,也是 3 类 RNA(tRNA,mRNA,rRNA)中相对分子质

  量最大的一类 RNA,它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核糖体,其功能是作为 mRNA 的支架,使 mRNA 分子在其上展开,

  形成肽链的合成。(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内完成),故 B 说法忽略了 rRNA。

  10、 合成脂肪酸的乙酰 CoA 最主要的途径来自

  A、糖的分解代谢

  B、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C、胆固醇的分解代谢

  D、生酮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E、生糖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合成脂肪酸的原料是乙酰 CoA,主要来自糖的氧化分解。糖转变为脂肪作为能量储存,胆

  固醇不分解代谢乙酰 CoA。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乙酰 CoA 主要合成酮体,再者若真以分解脂肪酸生成的乙酰

  CoA 再合成脂肪酸,这是一种无效做功,是浪费。生酮氨基酸分解的乙酰 CoA 固然可合成脂肪酸,但只是

  次要的,但机体不把它作为能源使用。生酮氨基酸只是亮氨酸和赖氨酸,是少数。生糖氨基酸要转变也先

  转变为糖。

  11、 1mol 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 ATP 的 mol 数量是

  A、12.5

  B、15

  C、18

  D、21

  E、2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1mol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产生 2.5 个,变成乙酰辅酶 A 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 10 个,共

  12.5 个。(注意:该知识点以前为 15 个,新版教材更新为 12.5 个,以此为准)

  考前押题卷,如有原题,纯属巧合!

  考前押题卷,如有原题,纯属巧合!

  丙酮酸→乙酸辅酶 A(2.5 个);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2.5 个);α-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 A(2.5 个);

  琥珀酰辅酶 A→琥珀酸(1 个);琥珀酸→延胡索酸(1.5 个);苹果酸→草酸乙酸(2.5 个);总计 12.5mol ATP。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

  A、脑桥

  B、脊髓

  C、基底节

  D、丘脑

  E、延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主要累及脑部,而脊髓病变较轻。选项中的脑桥、

  基底节、丘脑和延髓均为脑部。因此病变最轻的部位应该是脊髓。这种病变分布上的特点正好与脊髓灰质

  炎相反。

  1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A、大脑皮层

  B、丘脑及基底节

  C、硬脑膜

  D、蛛网膜下腔

  E、脑室内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病变主要累及蛛网膜下腔。虽然

  脑室内及浅表大脑实质有时亦可受累,但均不常见。硬脑膜则极少受累。

  14、 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是

  A、细胞水肿

  B、脂质沉积

  C、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D、血管壁玻璃样变

  E、细胞内玻璃样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属于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这种变性常见于瘢

  痕组织、纤维化的小球、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性瘢块等。

  15、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肿瘤特点的是

  A、增生细胞分化程度不一

  B、增生细胞具有多克隆性

  C、增生细胞基因异常

  D、增生细胞不成熟

  E、增生细胞有异型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肿瘤增生的特点为单克隆性,多克隆性是炎症性增生的特点。

  16、 假膜性炎症的主要渗出物是

  A、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组织

  B、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

  C、纤维素、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E、黏液、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假膜性炎症以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主要由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共同构成,本

  质上是一种纤维素性炎症。在出现纤维素的两种选择答案中,B 是正确的。答案 C 虽然也有纤维素,但却

  包括了浆细胞,而无坏死组织,所以是错误的。假膜性炎症是急性炎症,而浆细胞常在慢性炎症中较丰富。

  17、 下列哪项不符合葡萄胎

  A、绒毛间质水肿,血管消失

  B、绒毛滋养层上皮细胞明显增生

  C、无胎动及胎心音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E、子宫体积比正常妊娠月份大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葡萄胎患者由于滋养细胞增生,患者血和尿中 HCG 明显增高,是协助诊断的重要指标。

  18、 甲状腺髓样癌属于下列哪一种

  A、交界性肿瘤

  B、迷离瘤

  C、小细胞癌

  D、鳞癌

  E、神经内分泌瘤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 细胞)的恶性肿瘤,电镜下见胞浆中有神经内分泌颗粒。

  甲状腺髓样癌实际上并非甲状腺癌,它来源于分泌降钙素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 C 细胞),是神经内分

  泌细胞,和甲状腺滤泡细胞无关。

  19、 中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微小病变肾病

  B、系膜增生性肾炎

  C、膜性肾病

  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E、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膜性肾病占老年肾病综合征 70%,膜性肾病型常与肿瘤和某些药物(金制剂青霉胺)有关肿

  瘤多与肺肿瘤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有关。临床症状无特殊。

  20、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不包括

  A、肾病综合征

  B、膜性肾病

  C、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E、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

  (5)肾病综合征。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类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1995 年制定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学分类标准可分

  为:

  (1)轻微病变性肾小球病。

  (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病。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1)膜性肾病。

  2)增生性肾炎: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③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

  炎;④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隶属于轻微肾小球病变,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

  化均隶属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病变。

  尽管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联系,但肾活检仍是确定肾小球疾病病理 类型和病变程度的

  必要手段,正确的病理诊断又必须与临床密切结合。

  21、 属于环境中的二次污染物是

  A、二手烟

  B、光化学烟雾

  C、镉

  D、二氧化碳

  E、汞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

  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等二次

  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考前押题卷,如有原题,纯属巧合!

  考前押题卷,如有原题,纯属巧合!

  22、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因到果的研究为

  A、生态学研究

  B、筛检

  C、队列研究

  D、现状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队列研究四个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设立对照组、由因到果、能计算发病率,确定暴露

  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23、 关于正态分布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且均数所在处最高

  B、正态分布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C、正态分布有三个参数

  D、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

  E、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0 和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与标准差与(μ与σ),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

  为 0 和 1。

  24、 利用健康高危人群的就医机会进行的针对性检查称为

  A、健康体检

  B、特殊性体检

  C、社会性体检

  D、医疗性体检

  E、机会性筛检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机会性筛检是指利用人们(往往是一些高危人群)就医的机会,进行某些针对性的检查,

  以早期发现可疑疾病。

  25、 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叙述是

  A、发病季节性明显

  B、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程短

  C、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程长

  D、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为肉及肉制品

  E、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为禽、鱼、乳、蛋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流行病学特点:①发病季节性明显,以 5~10 月较多;②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程短、

  恢复快、病死率低,但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肉毒梭菌、椰毒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程长、

  病情重、恢复慢;③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为肉及肉制品,禽、鱼、乳、蛋也占一定比例。

  考前押题卷,如有原题,纯属巧合!

  考前押题卷,如有原题,纯属巧合!

  26、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如果算得回归系数 b>0,则

  A、不需要进行假设检验确定β是否等于零

  B、还需进行假设检验确定β是否等于零

  C、β大于 0

  D、β等于 0

  E、β小于 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如果算得回归系数 b>0,还需进行假设检验确定β是否等于零。

  27、 下述关于疾病普查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A、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

  B、对高危人群开展筛查

  C、不鼓励受检者开展无针对性的全身性体检

  D、筛查项目越多产生的假阳性结果就越多

  E、危险度越高筛查频率就更快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危险度越高筛查频率就更快是错误的,并不是由危险度来决定的,而是由疾病的进展速度

  决定,同时还有筛查试验的灵敏度两者共同决定。

  28、 下述关于卫生系统的功能中 ,错误的是

  A、提供服务

  B、服务需求

  C、筹措资金

  D、监督管理

  E、创建资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卫生系统的功能:WHO 把卫生系统的功能归纳为四项:提供服务、创建资源、筹措资金和

  监督管理。

  29、 下述医院常见的有害因素的内容有误的是

  A、医院环境因素

  B、医院专业因素

  C、医院管理因素

  D、医院社会因素

  E、医院人员因素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医院常见有害因素及来源只包含 ABCD 四项内容,E 医院人员因素没有将它明确的,单独的

  分为一类;由人员造成的不良影响和伤害,属于医院专业因素范畴,故选 E。

  30、 人格核心是

  A、意志

  B、认知

  C、性格

  D、逻辑思维

  E、动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性格是指每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能够反映

  出每个人的本质属性。性格包括以下特征:对现实的态度、情绪、意志和理智。

  31、 营养素的需要量定义是

  A、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需要的量

  B、维持人体生命所需要的量

  C、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量

  D、为满足机体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摄取以满足机体需要的量

  E、为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量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健康,保证生长发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必需

  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物质叫做营养素。

  32、 下级单位常规向上级机构报告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这属于哪种监测

  A、被动监测

  B、常规报告

  C、医院为基础的监测

  D、哨点监测

  E、常规监测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被动监测:下级监测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监测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

  测。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此类监测。

  主动监测:上级监测单位专门组织调查或者要求下级监测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称为主动监测。传

  染病漏报调查以及对性病门诊就诊者、性工作者、吸毒者等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的监测属于主动监测。

  33、 试验研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发病率差值再除以对照组发病率,所得指标为

  A、有效率

  B、保护率

  C、死亡率

  D、治愈率

  E、罹患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治愈率:(治愈人数/治疗总人数)×100%;

  保护率:[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试验组发病(或死亡)率]/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 100%;效果指数:

  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试验组发病(或死亡)率。

  34、 样本是总体的

  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

  E、随机的部分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总体与样本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总体的指标用希

  腊字母表示。样本是根据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的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样本的指标用拉

  丁字母表示。

  35、 小样本随机抽样中较准确而且便于实行的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分层加整群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简单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是一种特殊的等概率抽样方法,总体中每一个体均有同

  等被选机会,而且样本中每一个体是被单独得选出的。它是一种元素抽样。分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是最小的,但本题的题干问的是小样本随机抽样中较准确而且便于实行的方法是,所

  以本题的答案是 A。

  36、 若 r=0.8,且 P<0.05,则可以认为两变量 x 与 y

  A、有一定关系

  B、有确定性关系

  C、有正相关关系

  D、有因果关系

  E、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r 是反映两个变量线性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的指标,r 没有单位。 r 值为正,说明变量 X

  和 Y 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即变量 X 和 Y 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即变量 X 和 Y 的变化趋势是同向的。r 值为负,

  说明变量 X 和 Y 的为负相关关系,表明 X 和 Y 之间呈反方向变化。r 的绝对值等 1,为完全相关。r 的绝对

  值越接近 1,线性关系越密切。反之,越接近 0,线性关系越不密切。

  37、 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

  A、均数和标准差

  B、均数和极差

  C、均数和方差

  D、均数和中位数

  E、全距和平均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与标准差,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0 和 1。

  38、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回答研究目的中提出的问题,使用的人、财、物、时间较少,结果可靠,应

  该做好的首要工作是

  A、资料搜集

  B、研究分析

  C、资料整理

  D、资料分析

  E、科研设计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医学统计工作基本步骤有四: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这四个步骤是相互

  联系的,科研设计最重要。

  39、 叙述关于当代健康观错误的观点是

  A、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

  B、是心理和社会幸福完好状态

  C、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

  D、健康是日常生活目标

  E、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当代健康观 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的健康观,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

  “无病、无残、无伤”。当代的健康观,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诠释。在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

  的定义健康(health)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well-being),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从三个维度定义了健康的组成。1986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渥太华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进一步延伸,强

  调了健康的作用,指出:“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

  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为达到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每一个人

  都必须有能力去认识和实现这些愿望,努力满足需求和改善环境”。把健康作为一种资源来认识,不仅从

  积极的意义上认识了健康的作用,更是强调了个人和社会必须投资健康,以使这种资源能源源不断地保证

  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40、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是

  A、光合作用

  B、能量转换

  C、能量分解

  D、物质循环

  E、食物链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通过物质能量和

  信息的连续流动的系统: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无生命物质(阳光、水、大气等)和分解者(微生

  物)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①进行物质循环主要有水、碳、氧三大循环;②进行能量的流动

  全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经食物链逐级转移能量;同时,动植物死亡后,使有机物中的能量放散到环境中去。这就是能量在环境中

  的流动;③进行信息传递。

  41、 S-R 变异的特征性表现是

  A、芽孢变异

  B、鞭毛变异

  C、菌落变异

  D、毒力变异

  E、抗原变异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细菌的菌落主要有光滑(S)型和粗糙(R)型两种。S 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细

  菌经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后,菌落表面粗糙、干燥、边缘不整,即从光滑型变为粗糙型,称之为 S-R 变异。

  本题常见错误是选 D 和 E。是认为 S-R 变异可以导致细菌的毒力和抗原发生改变,这是对的,但不是 S-R

  变异的特征性表现。

  42、 细菌按抗原结构不同分为

  A、细菌素型

  B、噬菌体型

  C、生物型

  D、血清型

  E、衰退型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同一菌种的各种细菌。其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选 A、B、C 者是

  没有掌握分型的依据,按对噬菌体的敏感性而分噬菌体型;按对细菌素的敏感性不同而分为细菌素型;按

  生化反应和其他某些生物学性状不同而分为生物型。按抗原结构不同而分的是血清型。

  43、 血液中 H+浓度变化调节呼吸运动的主要刺激部位是

  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B、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C、支气管壁内肺牵张感受器

  D、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

  E、延髓腹侧面化学感受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液中的 H+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而脑脊液中的 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

  最有效的刺激物。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调节呼吸和循环的重要外周化学感受器。

  44、 细胞静息电位为-100mV,当其受到刺激后变为-110mV 时的膜电位变化成为

  A、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去极化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方向增大的方向变化,即膜内电位进一步降低,称为超极化。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wzj123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