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单元 亚病毒
亚病毒包括卫星病毒、卫星 RNA 、类病毒和朊病毒。在亚病毒因子中,仅有类病毒和朊 病毒能独立复制;朊病毒颗粒不具有基因组核酸;卫星病毒与卫星 RNA 都具有核酸基因组, 它们与 DI 颗粒类似,必须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与 DI 颗粒不同的是,它们与其辅助病毒没 有核酸序列同源性。卫星病毒、卫星 RNA 、类病毒和 DI 颗粒的性质比较于下表中。
DI 颗粒、卫星病毒、卫星 RNA 、类病毒性质的比较表
性质 |
DI 颗粒 |
卫星病毒 |
卫星 RN A |
类病毒 |
依赖辅助病毒复制 |
是 |
是 |
是 |
否 |
特异性外壳壳体化 |
否 |
是 |
否 |
否 |
辅助病毒外壳壳体化 |
是 a |
否 |
是 |
否 |
抑制辅助病毒复制 |
是 |
是 |
是 |
- |
与辅助病毒序列同源性 |
是 |
否 b |
否 c |
- |
在体内和体外 RNA 的稳定性 |
低 |
低 |
高 |
高 |
a :因缺失部位而有所不同,脊髓灰质炎病毒 DI RNA 能复制但不被壳体化
b:STMV 基因组的 3′ 端与辅助病毒有序列和结构的相似性
c: 某些嵌合的卫星 RNA 与其辅助病毒基因组有广泛的 3′ 序列同源性
1971 年以来,陆续发现了比病毒更为简单的生命形式。它们是类病毒( Diener,1971 )、拟病毒( Randles,1981 )以及朊病毒( Prusiner,1982 )。
一、类病毒 (viroid)
类病毒是裸露的,仅含一个单链环状低相对分子质量 RNA 分子的病原体。发现的第一个类病毒是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 (Potato spindletuber viroid , PSTV) ,这是一种导致马铃薯严重减产的病原体,棒状,无蛋白外壳。它仅含一个由 359 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环状 RNA 分子 ( 相对分子质量约 100 000) 。该分子内有很多碱基 (~70 % ) 通过氢键配对而形成双螺旋区,未配对碱基则形成内环。双螺旋区与内环交替排列形成一个伸长的棒状分子。
迄今为止所知的类病毒都是侵染植物致病的,例如,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柑橘裂皮、菊花矮缩病、菊花褪绿斑驳病、椰子坏死病、黄瓜白果病以及酒花矮化病等。
类病毒 RNA 相对分子质量虽小,但能独立侵染寄主,侵入寄主后也能自我复制,不需要辅助病毒。
最近报道,动物中也有 DNA 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