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 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1 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2 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3 实践观:
1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 23 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3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6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7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2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
3 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
发展:
4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
5 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
6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
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
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1 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
2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3 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2)否定之否定规律:
4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5 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
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
(3)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见一个一。
4、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1现象和本质(并列,都有);
2必然与偶然(并列,都有);
3原因与结果(并列,都有);
4现实与可能(并列,都有)。
5形式与内容(从属)
(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 个原理
1、一观——真理观
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 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
3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4 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的原理: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象的成分。第三,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第四,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房地产经纪人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