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孔径满足设计要求,对于设计直径800~1000㎜的桩,钻头直径比设计桩径小( )是合理的。并应在开孔时,合同双方的技术人员应实行钻头规格签证手续。
A.10~20㎜ B.20~30㎜ C.30~50㎜ D.50~60㎜
【解析】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孔径满足设计要求,对于设计直径800~1000㎜的桩,钻头直径比设计桩径小30~50mm是合理的。并应在开孔时,合同双方的技术人员应实行钻头规格签证手续。答案C正确,选项A、B、D是干扰项。
2.规范规定在钻孔桩灌筑时,灌筑导管底端至孔底距离应为0.3~0.5m,初灌时导管首次埋深应不小于( )。
A.0.5m B.0.8m C.1m D.1.5m
【解析】规范规定,灌筑导管底端至孔底的距离应为0.3~0.5mm,初灌时导管首次埋深应不小于1.0m。答案C正确,选项A、B、D是干扰项。
3.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按深度不同分为( )种。
A.2 B.3 C.4 D.5
【解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3种。答案B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4.在预应力张拉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m3。
A.350 B.400 C.450 D.500
【解析】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m3,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550㎏/m3。答案D正确,选项A、B、C是干扰项。
5.预应力钢筋张拉应由( )主持。
A.操作班长 B.施工员C.技术员 D.工程技术负责人
【解析】预应力钢筋张拉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主持,张拉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答案D正确,选项A、B、C是干扰项。
6.预应力张拉后,孔道内的水泥灌浆的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规定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 )。
A.70% B.75% C.80% D.90%
【解析】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后,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规定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75%。答案B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7.当千斤顶使用超过( )或200次,应重新校验。
A.3个月 B.4个月C.5个月 D.6个月
【解析】张拉设备的校准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答案D正确,选项A、B、C是干扰项。
8.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验,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 )以内。
A.5% B.6% C.7% D.8%
【解析】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答案B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9.先张法承力台座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
A.1 B.1.5 C.2 D.3
【解析】先张法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答案B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10.先张法承力台座,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滑移系数应不小于( )。
A.1.5 B.1.3 C.1.0 D.0.8
【解析】先张法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答案B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11.先张法张拉时,对钢丝、钢绞线而言,同一构件内断丝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 )。
A.1% B.2% C.3% D.5%
【解析】先张法张拉时,对钢丝、钢绞线而言,同一构件内断丝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1%。答案A正确,选项B、C、D是干扰项。
12.后张法张拉过程中,与先张法相比,对钢绞线束和钢丝束,增加了每束断丝或滑丝不得大于( )根的要求。
A.1 B.2 C.3 D.4
【解析】与先张法相比,后张法增加了钢绞线束和钢丝束每束断丝或滑丝不得大于1根(丝)的要求。答案A正确,选项B、C、D是干扰项。
13.钢管混凝土拱应采用( )施工,由拱脚向拱顶对称、均匀地进行。
A.泵送降压法 B.泵送顶升压注法C.泵车浇筑法 D.千斤顶压法
【解析】浇筑钢管内混凝土宜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施工,由两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连续压注完成。答案B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