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 专业辅导 >> 2018二建考试《建筑工程》知识考点:案例题考点预测

2018二建考试《建筑工程》知识考点:案例题考点预测

来源:华课网校 [2018年1月10日] 【

  案例考点预测

  一、验槽的主要内容

  (l)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天然地基验槽应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进行复合检查。桩基应检测桩的质量合格。

  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浇筑方案、养护要求及裂缝控制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点击链接加入群【二级建造师考试交流群】协助报名|题库|课程|资讯:755515017二级建造师华课网校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方案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方式之一。

  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2)在振动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2)养护时间。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覆盖浇水。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天。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三、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四、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

  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五、普通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及要求

  (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覆盖包裹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3)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与拌制用水相同。

  (4)当采用塑料薄膜布覆盖包裹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赢覆盖包裹严密,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按产品使用要求,均匀喷刷在混凝土外表面,不得漏喷刷。

  (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六、构造柱的施工技术要求

  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应先绑扎钢筋,然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2Φ6拉筋(一砖墙),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300mm,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该层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以后,才能进行上一层施工。

  七、钢结构焊缝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裂纹:通常有热裂纹和冷裂纹之分。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母材抗裂性能差、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焊接内应力过大等;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结构设计不合理、焊缝布置不当、焊接工艺措施不合理,如焊前未预热、焊后冷却快等。处理办法是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或铲除裂纹处的焊缝金属,进行补焊。

  (2)孔穴:通常分为气孔和弧坑缩孔两种。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是焊条药皮损坏严重、焊条和焊剂未烘烤、母材有油污或锈和氧化物、焊接电流过小、弧长过长、焊接速度太快等,其处理方法是铲去气孔处的焊缝金属,然后补焊。产生弧坑缩孔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太大且焊接速度太快、熄弧太快,未反复向熄弧处补充填充金属等,其处理方法是在弧坑处补焊。

  (3)固体夹杂:有夹渣和夹钨两种缺陷。产生夹渣的主要原因是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熔渣密度太大、阻碍熔渣上浮、多层焊时熔渣未清除干净等,其处理方法是铲除夹渣处的焊缝金属,然后焊补。产生夹钨的主要原因是氩弧缝金属,重新焊补。

  (4)未熔合、未焊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坡口角度间隙太小、操作技术不佳等。对于未熔合的处理方法是铲除未熔合处的焊缝金属后补焊。对于未焊透的处理方法是对开敞性好的结构的单面未焊透,可在焊缝背面直接补焊。对于不能直接焊补的重要焊件,应铲去未焊透的焊缝金属,重新焊接。

  (5)形状缺陷:包括咬边、焊瘤、下塌、根部收缩、错边、角度偏差、焊缝超高、表面不规则等。

  (6)其他缺陷:主要有电弧擦伤、飞溅、表面撕裂等。

  八、屋面卷材防水铺贴的方向与方法

  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l)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2)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3)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可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4)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卷材的铺贴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铺贴连续多跨的屋面卷材时,应按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的次序。对同一坡度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卷材的搭接。(2)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4)防水层采用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分隔缝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100mm。

  (5)立面或大坡面铺贴防水卷材,应采用满粘法,并宜减少短边搭接。

  (6)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25%;当坡度超过25%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措施。

责编:bts007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编辑推荐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