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检定和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式
(1)应有对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检定或校准时所得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详细过程,并给出给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汇总表。
(2)如果计量标准可以检定或校准多种参数,则应分别评定每种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
(3)原则上对每一个测量点,都应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4)如果检定或校准的测量范围很宽,可分段给出其测量不确定度;对于校准来说,如果用户只在某几个测量点或某段范围使用,可以给出这几个测量点或该段范围的测量不确定度。
(5)当包含因子的数值是直接取定的, ,扩展不确定度应当用 表示。
当包含因子的数值是由规定的置信概率P并根据被测量的分布计算得到时,扩展不确定度应该用表示 。
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验证的方式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一般应通过更高一级的计量标准采用传递比较法进行验证,在没有更高一级的计量标准时,也可以通过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进行验证。
(1)传递比较法: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测量一稳定的被测对象,然后将该被测对象用另更高一级的计量标准进行测量。若用被考核计量标准和高一级计量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分别为 ,它们的测量结果分别为 ,在两者的包含因子近似相等的前提下应满足: 当 时,
可忽略 的影响,上式可为: 。
(2)比对法:若被考核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 ,其测量不确定度为 ,在被考核实验室测量结果的方差比较接近各实验室的平均方差,以及各实验室的包含因子均相同的条件下,应满足:
进行文件集的管理的方式
对每一项计量标准都应当建立一个文件集,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更新的管理工作,文件集要有目录,所有文件均应现行有效,并规定合理的保存期限,保证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正确性计量标准的测量能力的确认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
(1)通过现场实验的方式确认计量标准测量能力。
通过现场实验的结果以及检定或校准人员实际的操作和问答问题的情况,判断计量标准测量能力是否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 (2)通过对技术资料的审查确认计量标准测量能力。通过对申请考核单位提供的测量能力的验证、稳定性考核、重复性试验等技术资料,综合判断计量标准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和测量能力是否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
策划建立计量标准时所要考虑的要素
建立计量标准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讲求实效,减少建立计量标准的盲目性,策划建立计量标准时应考虑以下要素:
(1)进行需求分析,对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和迫切程度,尤其分析被测量对象的测量范围、测量准确度和工作量;
(2)需建立的基础实施与条件,实验场所面积、恒温条件及能耗等;
(3)建立计量标准需购置的计量标准器、配套设备及技术指标;
(4)是否有或需培训使用、维护及操作人员;
(5)计量标准的考核、使用、维护及量值传递保证条件;
(6)建立计量标准的物质、经济、法律等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