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讲义及例题: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1.货币的形成
(1)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
(2)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四个
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②扩大的价值形式(08年、2010年考过此概念),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此时等价物是经常变换的。
③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但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用作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相同和不固定的。
④货币价值形式。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货币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固定地由某种商品来承担。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一极是货币。一 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例题1·单选题】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 )。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般价值形式。
【例题2·单选题】货币的本质是(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社会属性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答案】D
【解析】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概念: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衡量的尺度: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然而,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象征性的存在,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充当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具体形式有很多,但是关键点是商品转移和货币转移不同时进行。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少 数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 移到另一国。
【例题1·单选题】(2011年)在货币具有的基本职能中,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通常称为( )。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流通手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例题2·多选题】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答案】AB
【解析】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例题3·单选题】(2008年)货币在商品赊销,预付贷款和清偿债务中执行着( )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价值储藏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三)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即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价格总额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和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3. 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例题1·多选题】(2007年)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 )。
A.社会劳动者数量
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商品的流通范围
E.货币的流通速度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因素。
【例题2·多选题】(2011年)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
A.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流通的市场范围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交易的难易程度
【答案】ACD
【解析】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