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建议关注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职能、流通规律。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4.货币价值形式: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在货币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固定地由某种商品如金银来承担。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一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值多少钱的意思)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是外在的,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例如】菜市场上叫卖声一片……一个人在卖菜, 种类很多,不断有人来问价,他需不断的回答,白菜1块钱一斤,西红柿2块钱一斤……最后实在不耐烦了,干脆写上了标价牌,于是,顾客自己看就不用再多问了。
(1)这个过程,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表明什么?
没有!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哪种菜的价值大,怎么判断?货币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西红柿,价格更高!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3)2块钱一斤表示的是什么?
商品的价格!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2.流通手段(当媒介的意思)
【注意】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足值(可以是纸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价值尺度VS流通手段
|
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含义 |
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
表现形式 |
观念上的货币 |
现实的货币 |
其他 |
(1)货币之所以具有该职能,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
3.贮藏手段:退出流通,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1)货币为什么可以执行贮藏手段?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本身具有价值。
(2)货币是怎样执行贮藏手段的?必须是足值的实在的货币。
4.支付手段:支付赊买的延期支付,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
5.世界货币:跨出国内流通,一般是贵金属,少数国家货币。它的职能有: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社会财富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例如】
一部手机标价4999元(价值尺度)
小张花了15元钱买了6斤苹果(流通手段)
小王的奶奶临终时把藏了多年的2个金条留给了小王(贮藏手段)
小王昨天领取工资3000元(支付手段)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世界货币)
(三)货币流通规律
概念 |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
基本内容 |
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 |
公式 |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影响因素 |
(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
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和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流通的公式表现为:
【例如】假如一定时期内商品可供量不变,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100亿元。
纸币的发行量是100亿元
1元纸币=1元货币购买力
纸币的发行量是200亿元
1元纸币=0.5元货币购买力
购买力降低,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例题·单选题】(2013年)在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 )。 | |
|
『正确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