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本节考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护理措施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病,此病初次发作可在任何年龄。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和诱因
(1)过敏原:以吸入为主,如花粉、尘螨、动物的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的吸入物。
(2)感染:也是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如病毒、细菌、原虫、寄生虫等感染。
(3)鱼、虾蟹、蛋类、牛奶等食物。
(4)其他:气候变化、某些药物、剧烈运动以及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哮喘。
2.发病机制 速发型及迟发型哮喘发生均与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有关。
在哮喘发病中,多种细胞参与此过程,---有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这些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组胺、乙酰胆碱、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前列腺素等物质参与作用---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多,---引起支气管广泛狭窄、阻塞及哮喘发作。
气道的变应性炎症直接损伤气道上皮、上皮内神经末梢裸露,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使哮喘反复发作,难以缓解。
(二)临床表现
典型发作:发病前多有干咳、打喷嚏、流泪等现兆,随即胸部紧闷,继而出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痰粘稠、不易咳出,病人常被迫坐起。发作严重时,表现为张口抬肩、大汗、喘气费力、烦躁不安。甚至发绀。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治疗不易缓解者,称之为哮喘持续状态。
(三)辅助检查
1.血象检查 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发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动脉血气分析
3.X线检查 哮喘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
4.痰液检查 涂片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及黏液栓;并发细菌感染时,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有助病原菌诊断和治疗。
(四)治疗原则
1.消除过敏原及引起哮喘的刺激因素。
2.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1)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为轻度哮喘的首选药,平喘效果迅速,可口服制剂或气雾剂吸入。
(2)茶碱类 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是中效支气管扩张剂。常用口服,必要时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入或滴入。本药有较强的碱性,局部刺激性强,不宜肌肉注射。静脉用药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可强烈兴奋心脏,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剧降,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畸形心肌梗死及血压降低者禁用。
(3)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胺,具有舒缓支气管、减少分泌物分泌的作用。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对于夜间哮喘、痰多的病人尤其适用。
3.控制哮喘发作的抗炎药物
(1)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用于中、重度哮喘,其作用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常用:泼尼松口服30~40m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10mg/d,然后停用。重症者应及早静脉给予琥珀氢化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激素,一般不宜长期应用。
(2)色甘酸钠及尼多酸钠:是一种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对预防运动和过敏原诱发的哮喘最有效。
(3)抗生素:
(五)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舒适,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湿度在50%~60%,室温维持在18~22℃,保持空气流通,不摆放花草,不使用羽毛制品。
2.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鱼、虾、蛋等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
3.鼓励病人饮水,水量>2500ml/d。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防止便秘。重症者应给予静脉补液,注意补液速度,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情况。
4.定期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痰液黏稠时,遵医嘱给予祛痰药物或使用蒸气吸入。无效者可用负压吸引器吸痰。哮喘病人不宜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因雾液刺激可使支气管痉挛使哮喘症状加重。
5.为病人调整舒适的坐位和半坐位,或于床上放置一横跨病人腿部的小桌,令其伏于桌上,以减少疲劳。
6.给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明显者遵医嘱给病人低流量鼻导管持续吸氧,注意湿化吸氧。
7.常见并发症为感染、呼吸衰竭及自发性气胸。
8.预防哮喘复发。
上一篇:没有了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